既有建筑增层外包式钢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3943发布日期:2023-09-02 17:3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既有建筑增层外包式钢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加层改造,特别是涉及一种既有建筑增层外包式钢框架。


背景技术:

1、随着城镇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城镇住房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缓解住房压力,一般都会通过增加建筑的楼层数实现在固定土地面积上实现更多的住房区域。

2、目前,在对建筑进行楼层增加时,通过在原建筑的原砼柱顶部增加新的钢筋框架并用混凝土浇筑来实现建筑层数的增加。另外,为了保证新加楼层的表面和既有建筑的表面能够平齐过渡,使得新加楼层和既有建筑之间那个狗更加整体化,且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实际的建造中,新加楼层大多使用钢筋架固定连接在既有建筑上,而且为了防止新加楼层对于既有建筑过大的压力,一般都会将新加楼层使用的钢筋架选为轻型钢材,以减轻新加楼层的总体重量。但是,该结构适用于增设楼层层数较少的情况,若需要增加较多的楼层,位于底部的增设楼层较难承受较多楼层的压力,造成安全隐患。

3、因此,传统的建筑加层改造使用的钢框架较难实现层数较多的建筑加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较多的既有建筑新增层数的既有建筑增层外包式钢框架。

2、一种既有建筑增层外包式钢框架,包括:

3、原砼柱;

4、多个钢筋,所述多个钢筋的一端固定插设于所述原砼柱顶部;

5、钢柱,固定安装于所述多个钢筋的另一端;

6、多个箍筋,通过不同的捆扎方式固定捆扎于所述多个钢筋外侧,以构成两种不同的混凝土浇筑区,分别为第一浇筑区和第二浇筑区,所述第一浇筑区位于所述原砼柱顶部,所述第二浇筑区位于所述第一浇筑区顶部,且所述第一浇筑区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浇筑区的外径;

7、钢柱,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浇筑区顶部,且所述钢柱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浇筑区的外径;

8、垫板,围裹于所述第一浇筑区和第二浇筑区外侧,以固定混凝土形状;

9、其中,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首先在第一浇筑区进行混凝土浇筑,第一浇筑区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所述第二浇筑区顶部设置所述钢柱并进行第二浇筑区的混凝土浇筑,以使浇筑混凝土后的第一浇筑区作为既有建筑增层的混凝土基座,以保证增层的稳定性。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钢筋与每个所述箍筋之间相互垂直,且多个钢筋与多个箍筋之间构成多个矩形。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12、锚栓,固定插设于所述混凝土基座顶部;

13、螺栓,与所述锚栓相匹配。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15、安装板,通过所述锚栓与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混凝土基座顶部,且所述多个钢筋穿过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混凝土基座。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17、多个栓孔,开设于所述第二浇筑区顶部边缘,且每个所述栓孔两侧均设有栓钉。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19、外包纵筋,相对插设于所述第二浇筑区两侧的第一浇筑区内,且所述外包纵筋插入所述第一浇筑区的一端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一浇筑区内部且靠近所述原砼柱。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包纵筋的另一端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向所述钢筋方向弯曲。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包纵筋与所述钢筋之间通过所述箍筋捆扎固定。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浇筑区的外径大于所述原砼柱的外径。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原砼柱顶部具有凿毛,且所述凿毛的直径大于所述原砼柱的直径,并与所述第一浇筑区的直径相等。

24、上述既有建筑增层外包式钢框架,通过在既有建筑的原砼柱上插设多个钢筋,并通过箍筋对钢筋的不同捆扎方式将钢框架进行不同混凝土浇筑区的划分,使得靠近原砼柱的混凝土浇筑区的直径大于该混凝土浇筑区上方的浇筑区的直径,进而使得靠近原砼柱的混凝土浇筑区作为新增建筑层的混凝土基座,由于混凝土基座的直径大于其顶部混凝土浇筑层的直径,故混凝土基座底部的受力面积更大,因此在增加新的混凝土浇筑层时由于混凝土基座的作用,使得混凝土基座顶部增设的混凝土浇筑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此,在既有建筑加层改造的过程中,相较于统一大小的钢框架,该既有建筑增层外包式钢框架稳定性更高,所增设的建筑层同样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够在既有建筑上增设较多的建筑层。



技术特征:

1.一种既有建筑增层外包式钢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增层外包式钢框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钢筋与每个所述箍筋之间相互垂直,且多个钢筋与多个箍筋之间构成多个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增层外包式钢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既有建筑增层外包式钢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既有建筑增层外包式钢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增层外包式钢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既有建筑增层外包式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纵筋的另一端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向所述钢筋方向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既有建筑增层外包式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纵筋与所述钢筋之间通过所述箍筋捆扎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增层外包式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浇筑区的外径大于所述原砼柱的外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增层外包式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砼柱顶部具有凿毛,且所述凿毛的直径大于所述原砼柱的直径,并与所述第一浇筑区的直径相等。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既有建筑增层外包式钢框架。包括:原砼柱。多个钢筋,多个钢筋的一端固定插设于原砼柱顶部。钢柱,固定安装于多个钢筋的另一端。多个箍筋,通过不同的捆扎方式固定捆扎于多个钢筋外侧构成第一浇筑区和第二浇筑区,第一浇筑区位于原砼柱顶部,第二浇筑区位于第一浇筑区顶部,且第一浇筑区的外径大于第二浇筑区的外径。钢柱,固定安装于第二浇筑区顶部,且钢柱的外径小于第二浇筑区的外径。垫板,围裹于第一浇筑区和第二浇筑区外侧。混凝土浇筑时,第一浇筑区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第二浇筑区顶部设置钢柱并进行第二浇筑区的混凝土浇筑,使浇筑混凝土后的第一浇筑区作为既有建筑增层的混凝土基座,以保证增层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