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周转的电梯井水平硬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11931发布日期:2023-11-30 07:19阅读:57来源:国知局
可周转的电梯井水平硬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可周转的电梯井水平硬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筑施工洞口发生的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小至重伤,大至死亡,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的创伤。电梯井道洞口施工安全问题引起各级高度重视,为避免安全事故发生,需在电梯井道采取软硬不同的防护方式。目前多采用在电梯井道内搭设钢管井字架或电梯井洞口门等形式。

2、上述的电梯井道内的防护架存在如搭设成本高,影响后续施工。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可周转的电梯井水平硬防护结构,以解决现有的电梯井道的防护件存在搭设成本高,影响后续施工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可周转的电梯井水平硬防护结构,包括:

3、预埋套管,电梯井道的相对的两侧壁分别埋设有多个所述预埋套管;

4、多根支承杆,所述支承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两侧壁的位置相对的预埋套管中;

5、至少两根锁定杆,所述锁定杆连接于多根所述支承杆,所述支承杆的至少一端伸至一侧壁的外部,一所述锁定杆抵靠于所述一侧壁的外侧,其余的所述锁定杆抵靠于所述一侧壁的内侧或抵靠于另一侧壁的外侧;

6、平台板,设置于所述电梯井道内且铺设于所述多根所述支承杆。

7、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板为脚手板。

8、进一步的,所述支承杆和所述锁定杆为钢管。

9、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杆通过扣件可拆卸地连接于多根所述支承杆。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承杆的一端伸至所述一侧壁的外部的长度大于200mm。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可周转的电梯井水平硬防护结构,施工简便,易于操作,施工速度快,交叉作业少,安全可靠,可周转使用,绿色环保,适用范围广对工程质量无影响,实施后可不用再搭设电梯井字架或电梯井洞口门,降低措施成本,增加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周转的电梯井水平硬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的电梯井水平硬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为脚手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的电梯井水平硬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杆和所述锁定杆为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的电梯井水平硬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杆通过扣件可拆卸地连接于多根所述支承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的电梯井水平硬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杆的一端伸至所述一侧壁的外部的长度大于200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周转的电梯井水平硬防护结构,包括:预埋套管,电梯井道的相对的两侧壁分别埋设有多个所述预埋套管;多根支承杆,所述支承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两侧壁的位置相对的预埋套管中;至少两根锁定杆,所述锁定杆连接于多根所述支承杆,所述支承杆的至少一端伸至一侧壁的外部,一所述锁定杆抵靠于所述一侧壁的外侧,其余的所述锁定杆抵靠于所述一侧壁的内侧或抵靠于另一侧壁的外侧;平台板,设置于所述电梯井道内且铺设于所述多根所述支承杆。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电梯井道的防护件存在搭设成本高,影响后续施工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欣,刘泽华,李保成,王鑫,刘照喜,唐春霖,邴子洋,康永星,肖世阔,王凯强,杨沫,张云波,宋凌云,孙月鹏,刘喆,方雅仟,李名三,王彦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