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振腔吸声结构及低频隔声保温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7169发布日期:2023-12-29 23:3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振腔吸声结构及低频隔声保温墙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力环保,具体涉及一种共振腔吸声结构及低频隔声保温墙体。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噪声舒适性要求已经成为变电站建设的关键技术指标之一,为了满足电力市场对低噪音要求,变压器低频噪声隔离已经成为变电站建设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而对于户内变压器,其使用的环境为封闭场景,由于变压器的低频噪声对应波长较长,使得该低频噪声很容易穿透封闭墙,透射到外部,影响周边环境。传统的降噪方法需要增加墙体厚度及增加玻璃纤维等非环保材料的使用,不符合环保的要求及绿色电力能源的未来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变压器的降噪及环保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共振腔吸声结构,所述共振腔吸声结构包括中空的外腔体和从所述外腔体的腔壁穿入内部的插管;所述插管位于所述外腔体外部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插管位于所述外腔体内且靠近开口端的管壁上设有小孔。

2、优选的,所述外腔体的形状为长方体。

3、优选的,所述插管呈l形。

4、优选的,所述长方体沿所述插管位于所述外腔体内的管道长度方向的尺寸在750mm至900mm之间。

5、优选的,所述插管的总长度在800mm至900mm之间。

6、优选的,所述共振腔吸声结构的吸声频率覆盖100hz至500hz。

7、优选的,所述共振腔吸声结构的成型方式包括机械加工和注塑。

8、基于同一思路,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低频隔声保温墙体,所述低频隔声保温墙体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层墙板和设置在两层所述墙板之间并沿所述墙板的周边布置的共振吸声体;所述共振吸声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共振腔吸声结构,所述共振腔吸声结构的开口端朝向所述两层墙板之间的空气层;所述共振腔吸声结构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共振腔吸声结构。

9、优选的,所述墙板与共振吸声体的连接方式包括机械连接和内嵌。

10、优选的,所述墙板的材质包括砖、混凝土和高分子材料。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共振腔吸声结构,所述共振腔吸声结构包括中空的外腔体和从外腔体的腔壁穿入内部的插管;插管位于外腔体外部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插管位于外腔体内且靠近开口端的管壁上设有小孔;该共振腔吸声结构的外腔体与插管之间形成共振音腔,当入射声波的频率接近该共振腔吸声结构的固有频率时,音腔内的空气随声波产生共振作用,消耗声波能量,并通过插管上的小孔的位置和大小来调整吸音频率,从而达到对特定频率噪声的吸收,同时该共振腔吸声结构符合环保要求;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共振腔吸声结构的低频隔声保温墙体,该低频隔声保温墙体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层墙板和设置在两层墙板之间并沿墙板的周边布置的共振吸声体,共振吸声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共振腔吸声结构,共振腔吸声结构的开口端朝向两层墙板之间的空气层;该低频隔声保温墙体通过共振吸声体对进入两层墙板之间的声波进行声能耗散,不需要增加墙体厚度及增加玻璃纤维等材料的使用,能够有效而环保的提升墙体的隔声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共振腔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腔吸声结构包括中空的外腔体(6)和从所述外腔体(6)的腔壁穿入内部的插管(7);所述插管(7)位于所述外腔体(6)外部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插管(7)位于所述外腔体(6)内且靠近开口端的管壁上设有小孔(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腔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腔体(6)的形状为长方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振腔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7)呈l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振腔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沿所述插管(7)位于所述外腔体(6)内的管道长度方向的尺寸在750mm至900mm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振腔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7)的总长度在800mm至900mm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共振腔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腔吸声结构的吸声频率覆盖100hz至500hz。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腔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腔吸声结构的成型方式包括机械加工和注塑。

8.一种低频隔声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隔声保温墙体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层墙板(1)和设置在两层所述墙板(1)之间并沿所述墙板(1)的周边布置的共振吸声体(2);所述共振吸声体(2)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共振腔吸声结构,所述共振腔吸声结构的开口端朝向所述两层墙板(1)之间的空气层(3);所述共振腔吸声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共振腔吸声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频隔声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与共振吸声体(2)的连接方式包括机械连接和内嵌。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频隔声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的材质包括砖、混凝土和高分子材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一种共振腔吸声结构,包括中空的外腔体和从外腔体的腔壁穿入内部的插管;插管位于外腔体外部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插管位于外腔体内且靠近开口端的管壁上设有小孔;该共振腔吸声结构的外腔体与插管之间形成共振音腔,音腔内的空气随声波产生共振作用,消耗声波能量;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共振腔吸声结构的低频隔声保温墙体,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层墙板和设置在两层墙板之间并沿墙板的周边布置的共振吸声体,共振吸声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共振腔吸声结构,该低频隔声保温墙体通过共振吸声体对进入两层墙板之间的声波进行声能耗散,能够环保而有效的提升墙体的隔声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马裕超,莫娟,曹文勤,杨臻,李想,黄轶康,翟晓萌,邱勇军,徐金,房正刚,赵伟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