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增悬挑钢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7883发布日期:2023-11-30 13:56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增悬挑钢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悬挑钢梁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新增悬挑钢梁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现阶段城市里的新建建筑项目越来越少,更多的项目是对既有建筑进行加固改造,改变既有建筑的使用功能,让城市换发出新的活力。在既有建筑的加固改造中,为了提升改造的灵活性,满足多样化的建筑使用功能需求,常常会遇到需要新增悬挑结构的情况。常规的新增悬挑钢梁做法一般采用化学锚栓穿过新增钢梁再植筋到原结构柱,这种连接方式存在可靠性较难保证,连接刚度较差,容易出现撕裂性破坏的缺点,故一般设计时悬挑跨度不敢做太大,或者为满足较大的悬挑需求,常常需要考虑加上影响建筑效果的斜撑来提高安全储备。因此需要一种安全储备高,连接可靠,对建筑效果影响小,可支持较大跨度或较大荷载的新增悬挑钢梁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要解决:在现有的新增悬挑钢梁连接结构中,新增悬挑钢梁的承载力差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新增悬挑钢梁连接结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增悬挑钢梁连接结构,设置于柱体与楼板的连接处,包括:

3、连接箍板,与所述柱体朝外的侧壁贴合,上端高于所述楼板的上表面设置,下端低于所述楼板的下表面设置,通过化学锚栓与所述柱体连接,所述化学锚栓穿过所述连接箍板并植入所述柱体中,部分所述化学锚栓设置于所述新增钢梁上翼的上方和下方;

4、新增钢梁,沿所述柱体的径向向外延伸设置,一端与所述连接箍板的中间区域连接。

5、优选地,若干所述连接箍板绕所述楼板上方的所述柱体外周围合连接。

6、优选地,相邻的所述连接箍板之间焊接连接,相对的所述连接箍板通过对拉螺栓紧固连接,所述对拉螺栓穿过所述柱体设置。

7、优选地,还包括:环抱箍板,所述环抱箍板沿所述楼板下方的所述柱体周向设置,所述环抱箍板通过所述对拉螺栓与所述楼板下方的所述连接箍板紧固连接;

8、所述环抱箍板、所述对拉螺栓和所述连接箍板共同对所述柱体环抱紧固连接。

9、优选地,所述环抱箍板的主体形状为l型,所述环抱箍板分别贴设在所述柱体朝里的侧壁两边拐角处。

10、优选地,所述环抱箍板的两端设有与所述对拉螺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对拉螺栓穿过所述连接部以连接相邻的所述环抱箍板或连接相邻的所述环抱箍板和所述连接箍板。

11、优选地,同一个所述连接部通过至少两个所述对拉螺栓与所述连接箍板连接,同一个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箍板连接的所述对拉螺栓上下对齐设置。

12、优选地,所述新增钢梁与所述连接箍板焊接。

13、优选地,所述新增钢梁靠近所述连接箍板一端的上翼缘设有左右水平对称的上翼加腋板,所述上翼加腋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箍板焊接。

14、优选地,所述连接箍板和所述柱体之间填充有改性环氧树脂层。

15、本申请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6、1、在本申请提供的新增悬挑钢梁连接结构中,新增钢梁将受到的压力、剪切力转移给连接箍板,连接箍板通过化学锚栓与柱体连接,化学锚栓与柱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对新增钢梁的承载力起到重要作用。新增钢梁上翼上方和下方的化学锚栓共同分担了来自新增钢梁的压力和剪切力,不容易发生自上往下撕裂破坏的情况,解决了常规做法中锚栓与原结构柱的连接刚度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新增钢梁的承载力。此外,常规做法中,常常因为植筋和锚栓的间距要求,无法植入更多锚栓,导致新增梁的承载力较小,而在本申请中,连接箍板的截面大于新增钢梁的截面,可以植入更多化学锚栓,进一步提高了新增钢梁的承载力。本申请提供的新增悬挑钢梁连接结构,无需加设斜撑,占据的建筑空间更小,不仅确保加固改造后的结构安全可靠,而且可以满足更多建筑使用功能需求。本连接结构亦可推广用于其他新建建筑项目加设悬挑钢梁使用。

17、2、在本申请提供的新增悬挑钢梁连接结构中,在楼板上方的若干连接箍板的围合连接,有助于提高柱体外侧壁连接箍板的抗弯性能。环抱箍板和连接箍板共同作为新增钢梁与柱体连接的支座,环抱箍板与对拉螺栓、连接箍板一起对柱体形成贴合紧固环抱,提高了支座的抗弯性能,也提高了支座的抗剪安全储备,进而提高了新增钢梁的承载力。楼板上方的若干连接箍板和楼板下方的环抱箍板一起分担了一部分来自新增钢梁的弯矩和剪切力,可以减小柱体外侧壁连接箍板与柱体之间的剪切力,可以防止连接箍板与柱体之间的连接出现撕裂破坏的问题,进而提高新增钢梁的承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增悬挑钢梁连接结构,设置于柱体(8)与楼板的连接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悬挑钢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连接箍板(3)绕所述楼板上方的所述柱体(8)外周围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增悬挑钢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连接箍板(3)之间焊接连接,相对的所述连接箍板(3)通过对拉螺栓(5)紧固连接,所述对拉螺栓(5)穿过所述柱体(8)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新增悬挑钢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抱箍板(6),所述环抱箍板(6)沿所述楼板下方的所述柱体(8)周向设置,所述环抱箍板(6)通过对拉螺栓(5)与所述楼板下方的所述连接箍板(3)紧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增悬挑钢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抱箍板(6)的主体形状为l型,所述环抱箍板(6)分别贴设在所述柱体(8)朝里的侧壁两边拐角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增悬挑钢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抱箍板(6)的两端设有与所述对拉螺栓(5)连接的连接部(9),所述对拉螺栓(5)穿过所述连接部(9)以连接相邻的所述环抱箍板(6)或连接相邻的所述环抱箍板(6)和所述连接箍板(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增悬挑钢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个所述连接部(9)通过至少两个所述对拉螺栓(5)与所述连接箍板(3)连接,同一个所述连接部(9)与所述连接箍板(3)连接的所述对拉螺栓(5)上下对齐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增悬挑钢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钢梁(1)与所述连接箍板(3)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增悬挑钢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钢梁(1)靠近所述连接箍板(3)一端的上翼缘设有左右水平对称的上翼加腋板(2),所述上翼加腋板(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箍板(3)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增悬挑钢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箍板(3)和所述柱体(8)之间填充有改性环氧树脂层(4)。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增悬挑钢梁连接结构,设置于柱体与楼板的连接处,包括:连接箍板和新增钢梁。连接箍板与柱体朝外的侧壁贴合,连接箍板的上端高于楼板的上表面设置,连接箍板的下端低于楼板的下表面设置,连接箍板通过化学锚栓与柱体连接,化学锚栓穿过连接箍板并植入柱体中,部分化学锚栓设置于新增钢梁上翼缘的上方和下方。新增钢梁沿柱体的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新增钢梁的一端与连接箍板的中间区域连接。本申请用于解决在现有的新增悬挑钢梁连接结构中,新增悬挑钢梁的承载力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叶福相,徐风波,刘波,张羽,周鹏,李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