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平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2161发布日期:2024-03-22 10:4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平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调平支撑器。


背景技术:

1、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室内装饰行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地面装饰常规采用湿法作业模式,分为垫层、粘贴装饰层以达到地面装饰及地面标高的需求。垫层常规采用水泥、黄沙按照特定比例进行混合回填地面,以到达保护地面机电、水路管线的作用,同时满足地面完成面标高等技术要求;装饰层常规为地砖或地板;采用背面满涂水泥进行与垫层粘接,实现装饰效果;常规地面湿法作业模式易出现后期空鼓、垫层沉降造成地面平整度差及交付标准差等问题;同时现场施工作业污染性较高、粉尘量大。施工铺贴过程易破坏地面水电暖管路,对后期使用造成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二次维修时需完整破坏地面,进行修复,对地面装饰层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2、随着装国家对于装配式装修的重视及装配式装修的兴起,常规湿贴地面以无法满足现有装配式装修干法施工、灵活调平、便捷化组装及便捷化维修等要求。同时现有的部分干法地面调平形式不能对龙骨进行支撑和拼接,施工过程及效率较低,支撑性较差等现实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平支撑器,可实现对安装面进行调平同时拼接和支撑龙骨。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平支撑器,包括:第一支撑座、及与所述第一支撑座配合安装的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包括远离所述第二支撑座的第一端和靠近所述第二支撑座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拼接结构,设置成拼接多个方向的多根龙骨;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设有相互配合调节的调节结构,以调节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之间的距离。

3、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自所述第二支撑座朝向所述第一支撑座延伸的调节杆、及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并与所述调节杆配合安装的调节孔;所述调节杆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孔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自所述第一支撑座的朝向所述第二支撑座延伸的调节杆、及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并与所述调节杆配合安装的调节孔;所述调节杆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孔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5、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拼接结构包括自所述第一支撑座的第一端的端面向远离该端面方向凸伸的多个插接部,所述多个插接部布置在所述第一端的端面的多侧,设置成与不同侧插入的龙骨配合插接。

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插接部围设成多边形结构。

7、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两侧分别设有自各自所在侧向外延伸的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第一端的端面形成卡口。

8、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座还包括自所述第一端的端面向远离该端面方向凸伸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第一端的端面的中部;所述多个插接部布置在所述支撑台的外周,所述调节孔设于所述支撑台的中部。

9、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呈多边形,所述多个插接部对应所述支撑台的多条边设置,所述支撑台的边长与所述插接部的宽度适配设置。

1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的顶端设有多条交叉的第一凹槽,所述多个插接部均设有第二凹槽,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对应布置在所述多条交叉的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

1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呈方形,所述插接部包括四个,并分别布置在所述方形支撑台的四条边侧;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组合呈“十字”型结构槽,所述第一支撑座呈“十字”型结构。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平支撑器通过设置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能够分别支撑龙骨和地面,实现对地面的调平,同时第一支撑座设有拼接结构,能够拼接多个方向的多根龙骨,实现多根龙骨拼装成平面框架结构的多点线性支撑。

13、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调平支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座、及与所述第一支撑座配合安装的第二支撑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平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自所述第二支撑座朝向所述第一支撑座延伸的调节杆、及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并与所述调节杆配合安装的调节孔;所述调节杆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孔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平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自所述第一支撑座的朝向所述第二支撑座延伸的调节杆、及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并与所述调节杆配合安装的调节孔;所述调节杆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孔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意一项所述的调平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结构包括自所述第一支撑座的第一端的端面向远离该端面凸伸的多个插接部,所述多个插接部布置在所述第一端的端面的多侧,设置成与不同侧插入的龙骨配合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平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插接部围设成多边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平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两侧分别设有自各自所在侧向外延伸的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第一端的端面形成卡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平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还包括自所述第一端的端面向远离该端面凸伸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第一端的端面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平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呈多边形,所述多个插接部对应所述支撑台的多条边设置,所述支撑台的边长与所述插接部的宽度适配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平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的顶端设有多条交叉的第一凹槽,所述多个插接部均设有第二凹槽,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对应布置在所述多条交叉的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平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呈方形,所述插接部包括四个,并分别布置在所述支撑台的四条边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调平支撑器,包括第一支撑座、及与第一支撑座配合安装的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座设有拼接结构,设置成拼接多个方向的多根龙骨;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设有相互配合调节的调节结构,以调节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之间的距离。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彬,王洪波,张迎港,肖耿,赵铮,李海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