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搅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
背景技术:
1、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一般由砂石、胶凝材料和泥浆混合而成,混凝土在生产时要用到搅拌设备,以通过搅拌使混凝土原料混合均匀,中国专利“混凝土搅拌罐”公开号cn211415710u,该专利解决了在对混凝土搅拌时,容易产生沉淀,导致搅拌不充分,且现有搅拌罐缺少对搅拌扇叶的保护,扇叶受到材料冲击时,会导致变形,造成设备损坏,增加使用成本的问题;中国专利“一种建筑混凝土搅拌罐”公开号cn213859980u,该专利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搅拌方式多为人工搅拌,费时费力,搅拌效率低下,实用性较差的问题,但在搅拌罐使用时,大多数搅拌罐的支撑件是支脚,而支脚作为支撑件不方便人们移动搅拌罐,如要移动搅拌罐时,则要依靠多人抬运或者使用设备吊运,较为不便,需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固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出料管,所述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固装有支脚,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板,所述支板的表面固装有内螺纹柱,所述内螺纹柱的内侧设置有螺柱,所述螺柱的下端装有万向轮。
3、为了提高主体移动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万向轮对称分布在底座的下端。
4、为了将底座与主体分开,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
5、为了观察主体内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吊杆,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窗。
6、为了防止大量粉尘落在电机上,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支架的上端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扣板,所述扣板设置在支架的上端,其中一组所述扣板的侧面固装有磁铁a。
7、为了将两块扣板吸附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改进有,另一组所述扣板的侧面固装有磁铁b。
8、为了使磁铁a有效吸附磁铁b,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磁铁a的宽度大于磁铁b的宽度。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中,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主体、支架、电机、搅拌杆、出料管、底座、支脚、支板、内螺纹柱、螺柱和万向轮,当需要移动搅拌罐时,此时利用内螺纹柱,可使螺柱在内螺纹柱内向下运动,进而调节万向轮的所在位置,当万向轮与地面贴合后,则由万向轮代替支脚,使用万向轮可以快速移动搅拌罐的位置,万向轮和支脚可随意切换,提高搅拌罐移动的便利性,而利用定位孔和定位杆,可对主体和底座分离,以方便人们单独维护主体。
11、2、本实用新型中,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辅助机构,此时利用两块扣板,可以将电机遮罩住,这样,在倒入混凝土原料时,可防止大量粉尘落在电机表面,而使用磁铁a和磁铁b,可以将两块扣板吸附在一起。
1.一种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上端固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4),所述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出料管(5),所述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6),所述底座(6)的下端固装有支脚(7),所述底座(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板(8),所述支板(8)的表面固装有内螺纹柱(9),所述内螺纹柱(9)的内侧设置有螺柱(10),所述螺柱(10)的下端装有万向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11)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万向轮(11)对称分布在底座(6)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12),所述主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吊杆(14),所述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窗(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上端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扣板(16),所述扣板(16)设置在支架(2)的上端,其中一组所述扣板(16)的侧面固装有磁铁a(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其特征在于:另一组所述扣板(16)的侧面固装有磁铁b(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a(17)的宽度大于磁铁b(18)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