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屋顶采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0305发布日期:2023-12-06 19:1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屋顶采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屋顶采光结构。


背景技术:

1、所谓建筑设计就是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领域。部分房屋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师考虑到节能和美观,房屋的屋顶大都使用有采光结构。

2、现有的屋顶采光结构大都是将玻璃板材嵌设安装在屋顶,长期使用容易布满灰尘,而现有的屋顶采光结构不便于对玻璃进行清扫,从而影响采光效果,并且下雨时,雨水会使灰尘堆积结块,黏附在玻璃上,不及时处理影响美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屋顶采光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屋顶采光结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玻璃板,所述框架的左侧后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框架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框架的顶部后侧设置有凹槽,所述螺纹杆的右端转动连接在凹槽的右侧,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侧中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等距固定连接有清洁刷,所述转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框架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齿条。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电机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右侧固定连接在框架上。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连接块的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刮板。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清洁刷和刮板的底侧分别与玻璃板的顶部紧密贴合。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连接块的宽度与凹槽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连接块与凹槽滑动连接。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电机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中,启动电机配合螺纹杆使连接块在凹槽上进行移动,同时连接块带动齿轮在齿条上进行滚动,齿轮配合转杆带动清洁刷进行转动,对玻璃板进行清洁,进而刮板对玻璃板清洁的污渍和水分进行刮取,从而便于对玻璃进行清扫,不影响采光效果,不会使灰尘堆积结块黏附在玻璃上,不影响美观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屋顶采光结构,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玻璃板(2),所述框架(1)的左侧后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框架(1)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框架(1)的顶部后侧设置有凹槽(5),所述螺纹杆(4)的右端转动连接在凹槽(5)的右侧,所述螺纹杆(4)上螺纹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前侧中部转动连接有转杆(7),所述转杆(7)上等距固定连接有清洁刷(8),所述转杆(7)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齿轮(9),所述框架(1)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齿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屋顶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13),所述保护罩(13)的右侧固定连接在框架(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屋顶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6)的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刮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屋顶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刷(8)和刮板(12)的底侧分别与玻璃板(2)的顶部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屋顶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6)的宽度与凹槽(5)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连接块(6)与凹槽(5)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屋顶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9)与齿条(10)啮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屋顶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屋顶采光结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玻璃板,所述框架的左侧后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框架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框架的顶部后侧设置有凹槽,所述螺纹杆的右端转动连接在凹槽的右侧,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侧中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等距固定连接有清洁刷。本技术中,启动电机配合螺纹杆使连接块在凹槽上进行移动,同时连接块带动齿轮在齿条上进行滚动,齿轮配合转杆带动清洁刷进行转动,对玻璃板进行清洁,进而刮板对玻璃板清洁的污渍进行刮取,便于对玻璃进行清扫,不影响采光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秦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秦江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