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光伏系统檐口端复合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0678发布日期:2023-10-28 15:1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光伏系统檐口端复合水槽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基建,尤其涉及一种屋面光伏系统檐口端复合水槽。


背景技术:

1、光伏屋顶(bipv),是指在具备建筑防水功能需求的情况下,同时满足光伏发电功能的建筑构件,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内循环,减少建筑的碳排放量。

2、如图1所示,为现有光伏屋顶中檐口端的构造示意图,包括横向斜梁、纵向导水槽、纵向c型钢、横向导水槽和光伏板,横向斜梁由立柱支撑,纵向导水槽和纵向c型钢固定在横向斜梁上,横向导水槽固定在纵向c型钢上,光伏板通过压块固定在横向导水槽上。

3、上述檐口端的结构存在以下缺陷:檐口端既要安装纵向c型钢,又要安装纵向导水槽,增加了檐口处结构的复杂性,增加了现场的施工时间。

4、基于此,本案由此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光伏系统檐口端复合水槽,来简化屋面光伏系统檐口端的结构,减少安装时间,减轻重量。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屋面光伏系统檐口端复合水槽,包括u型的水槽本体,所述水槽本体的其中一个侧壁高度高于另一个侧壁高度,且较矮一侧的侧壁顶部设有翻边,所述翻边用于支撑屋面光伏系统的横向导水槽。

4、进一步的,所述翻边平行于水槽本体的底面,且宽度在45-60mm。

5、进一步的,所述翻边为内翻边或外翻边。

6、进一步的,所述翻边与水槽本体的侧壁之间设有加强筋。

7、进一步的,所述水槽本体较高一侧的侧壁外部固定有挡雪组件,所述挡雪组件有多个且沿水槽本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挡雪组件包括与水槽本体连接的安装板和固定在安装板顶部的v型折板,且v型折板的尖角侧朝向水槽本体侧。

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v型折板内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两侧与v型折板的两侧内壁焊接固定。

10、进一步的,所述水槽本体较高一侧的侧壁外部设有沿水槽本体宽度方向延伸的螺杆,螺杆上设有一组螺母,安装板上开设有竖向设置的长孔,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母组和螺杆固定在水槽本体上。

11、进一步的,所述水槽本体和挡雪组件均采用镀铝镁锌材质构造而成。

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1. 通过翻折工艺在水槽侧壁处形成内翻边或外翻边,该翻边用于代替纵向的c型钢,来支撑横向导水槽,实现了檐口端纵向c型钢与纵向水槽一体化的设计(其他部位的c型钢依旧不可省略),简化了屋面光伏系统檐口端的结构,且水槽本体的翻边及加强筋在厂房内直接加工而成,可减少现场的安装时间;

14、2.在水槽侧壁处复合了挡雪组件,来阻挡分隔积累在光伏板上的积雪,避免大片积雪同时掉落而产生过大的冲击力,同时该挡雪组件可沿水槽宽度和高度方向微调,来满足不同地区积雪厚度、光照角度的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屋面光伏系统檐口端复合水槽,包括u型的水槽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本体的其中一个侧壁高度高于另一个侧壁高度,且较矮一侧的侧壁顶部设有翻边,所述翻边用于支撑屋面光伏系统的横向导水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光伏系统檐口端复合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平行于水槽本体的底面,且宽度在45-6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光伏系统檐口端复合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为内翻边或外翻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光伏系统檐口端复合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与水槽本体的侧壁之间设有加强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光伏系统檐口端复合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本体较高一侧的侧壁外部固定有挡雪组件,所述挡雪组件有多个且沿水槽本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屋面光伏系统檐口端复合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雪组件包括与水槽本体连接的安装板和固定在安装板顶部的v型折板,且v型折板的尖角侧朝向水槽本体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屋面光伏系统檐口端复合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v型折板内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两侧与v型折板的两侧内壁焊接固定。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屋面光伏系统檐口端复合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本体较高一侧的侧壁外部设有沿水槽本体宽度方向延伸的螺杆,螺杆上设有一组螺母,安装板上开设有竖向设置的长孔,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母组和螺杆固定在水槽本体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屋面光伏系统檐口端复合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本体和挡雪组件均采用镀铝镁锌材质构造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光伏基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面光伏系统檐口端复合水槽,包括U型的水槽本体,所述水槽本体的其中一个侧壁高度高于另一个侧壁高度,且较矮一侧的侧壁顶部设有翻边,所述翻边用于支撑屋面光伏系统的横向导水槽;优势在于:通过翻折工艺在水槽侧壁处形成内翻边或外翻边,该翻边用于代替纵向的C型钢,来支撑横向导水槽,实现了檐口端纵向C型钢与纵向水槽一体化的设计(其他部位的C型钢依旧不可省略),简化了屋面光伏系统檐口端的结构,且水槽本体的翻边及加强筋在厂房内直接加工而成,可减少现场的安装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单坚敏,王志良,严红成,顾嘉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向日葵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