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施工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47856发布日期:2023-12-14 00:2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施工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建筑工程,具体为一种可调施工架。


背景技术:

1、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近几年来,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的建筑物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与此同时施工架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了。

2、但是传统的施工架不能根据不平整的地面,以及高度起伏较大的地面进行调整底部支撑的支柱或者脚轮,且不能根据实际施工位置高度进行调整施工人员站立的支撑板,使得施工人员需弯腰或者高举着胳膊进行施工,效率较低,而现在大部分施工架使用剪叉式升降机构以及液压缸或者气缸进行升降,但是此类施工架较为笨重,不适合大部分施工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施工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施工架,包括支柱,所述支柱的底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支柱之间设有折叠机构,所述支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支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且位于第三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上设有限制槽,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第六凹槽,所述第六凹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梯形块,所述第一梯形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拉杆。

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所述支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且位于第二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涡轮,所述支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涡轮螺纹连接,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丝杆的外侧且位于第一凹槽内部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支脚。

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折叠机构包括折叠机构和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和支柱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板和支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第二转动板和转动柱固定连接,所述圆柱上设有第四凹槽,所述转动柱的外侧且位于第四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梯形块,所述圆柱上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梯形块,所述第二梯形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杆,所述第四凹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

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柱的顶部插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柱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顶板。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支脚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脚轮。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顶板的顶部呈倾斜结构。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首先可以通过在支柱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块,通过第二固定块承托支撑板且固定住,使得支撑板可以根据施工实际高度,把支撑板放置在合适高度的第二固定块上,使得施工人员不必弯腰施工,或者施工位置过高,需抬头进行施工,导致大量杂物进入施工人员眼框以及身上;

9、通过升降机构使得各个支柱底部的升降支脚可以单独进行升降,来根据实际地形以及地面高低起伏差距进行微调,使得施工架整体保持一定水平,保证站立在支撑板上的工人施工平稳正常,通过折叠机构可以把两边的支柱进行收拢,折叠在一起,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拿取搬运。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施工架,包括支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的底部设有升降机构(35),所述支柱(1)之间设有折叠机构(36),所述支柱(1)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支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9),所述第二固定块(29)顶部设有支撑板(12),所述第二固定块(29)上设有第三凹槽(13),所述支撑板(12)的底部且位于第三凹槽(13)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30),所述第三固定块(30)上设有限制槽(31),所述第二固定块(29)上设有第六凹槽(34),所述第六凹槽(3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3),所述第二弹簧(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梯形块(17),所述第一梯形块(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拉杆(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5)包括第二凹槽(11)和第一凹槽(4),所述支柱(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7),所述丝杆(7)的外侧且位于第二凹槽(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蜗轮(8),所述支柱(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10),所述蜗杆(10)与蜗轮(8)螺纹连接,所述蜗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9),所述丝杆(7)的外侧且位于第一凹槽(4)内部螺纹连接有升降板(3),所述升降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支脚(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36)包括第一转动板(18)和第二转动板(19),所述第一转动板(18)和支柱(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板(19)和支柱(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板(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柱(21),所述圆柱(2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20),所述第二转动板(19)和转动柱(20)固定连接,所述圆柱(21)上设有第四凹槽(22),所述转动柱(20)的外侧且位于第四凹槽(22)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梯形块(28),所述圆柱(21)上设有第五凹槽(27),所述第五凹槽(2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5),所述第一弹簧(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梯形块(24),所述第二梯形块(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杆(26),所述第四凹槽(2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的顶部插接有支撑杆(15),所述支柱(1)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栓(14),所述支撑杆(1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顶板(1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脚(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脚轮(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6)的顶部呈10倾斜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施工架,一种可调施工架,包括支柱,所述支柱的底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支柱之间设有折叠机构,所述支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支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且位于第三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首先可以通过在支柱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块,通过第二固定块承托支撑板且固定住,使得支撑板可以根据施工实际高度,把支撑板放置在合适高度的第二固定块上,使得施工人员不必弯腰施工,或者施工位置过高,需抬头进行施工,导致大量杂物进入施工人员眼框以及身上。

技术研发人员:黄新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新博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