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47443发布日期:2023-12-14 00:1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一种膜壳,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壳。


背景技术:

1、钢筋混凝土密肋楼板是当代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楼板结构。其是由薄板和间距较小的肋梁组成,多个肋梁交错形成网格结构。钢筋混凝土密肋楼板通常是将模壳预先摆放至模板上,再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取下模板和模壳以形成密肋楼板。其中中国专利号:cn218488671u公开了便于脱模的密肋楼板用模壳,包括模壳本体,所述模壳本体是由顶壁、圆弧斜臂、斜侧壁和支撑边构成的下开口盆状的塑料构件,所述模壳本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嵌入设置有气门嘴,所述气门嘴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出气端的端面和模壳本体的外表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模壳本体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气门嘴的出气端封堵的封堵件,所述封堵件被配置为当气门嘴内通入气体时封堵件脱离气门嘴的出气端。本实用新型具有拆模方便省力,可多次循环使用,有利于节约施工成本的优点。

2、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上述专利中的设计虽然可以有效的使模壳快速脱模,但是模壳的高度是固定的,在施工中可能需要不同高度的模壳,而上述专利中的设计无法达到该效果。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壳,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壳,以解决现在的模壳无法改变高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壳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壳,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安装气门嘴,所述底板的表面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设置第一燕尾卯,所述第一燕尾卯连接有第一拼接板机构,所述第一拼接板机构的表面安装有第二拼接板机构,所述第二拼接板机构连接有顶板机构。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拼接板机构包括第一拼接板,所述第一拼接板的表面安装有第一燕尾榫。

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拼接板机构包括第二拼接板,所述第二拼接板设置有第二燕尾卯,所述第二拼接板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凹槽。

6、进一步的,所述顶板机构包括第三拼接板,所述第三拼接板的表面安装有第二燕尾榫,所述第三拼接板的外壁安装有方框,所述第三拼接板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凹槽。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腔室,所述腔室安装有伸缩杆,且伸缩杆延伸至第二凹槽,所述伸缩杆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的一侧安装有旋转把手。

8、进一步的,所述方框的顶部与第二拼接的顶部平齐。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拼接板和第二拼接板高度相等,所述固定板和第三拼接板高度相等,所述固定板的高度是第一拼接板的二分之一。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固定板、第一燕尾卯、第一拼接板以及第一燕尾榫的配合使用,可以将第一拼接板上的第一燕尾榫插入第一燕尾卯中,完成固定板和第一拼接板之间的拼接,再通过第二拼接板和第二燕尾卯的配合使用,可以将第二拼接板上的第二燕尾卯套入凸出的第一燕尾榫中,完成第一拼接板和第二拼接板之间的拼接,最后通过第三拼接板、第二燕尾榫以及方框的配合使用,可以将第三拼接板上的第二燕尾榫插入凸出的第二燕尾卯中,完成第二拼接板和第三拼接板之间的安装,通过上述设计,可以通过增加第一拼接板机构和第二拼接板机构的数量来增加模壳的高度,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12、通过连接杆、伸缩杆、螺纹、以及旋转把手的配合使用,伸缩杆顶住第一凹槽时,转动旋转把手,通过螺纹可以使伸缩杆向前移动,直至顶住第二凹槽,通过上述设计,可以使模壳的拼接更加牢固。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壳,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表面安装气门嘴(2),所述底板(1)的表面安装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表面设置第一燕尾卯(4),所述第一燕尾卯(4)连接有第一拼接板机构,所述第一拼接板机构的表面安装有第二拼接板机构,所述第二拼接板机构连接有顶板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板机构包括第一拼接板(5),所述第一拼接板(5)的表面安装有第一燕尾榫(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拼接板机构包括第二拼接板(7),所述第二拼接板(7)设置有第二燕尾卯(8),所述第二拼接板(7)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凹槽(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机构包括第三拼接板(10),所述第三拼接板(10)的表面安装有第二燕尾榫(11),所述第三拼接板(10)的外壁安装有方框(12),所述第三拼接板(10)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凹槽(1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9)安装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内部设置有腔室,所述腔室安装有伸缩杆(15),且伸缩杆(15)延伸至第二凹槽(13),所述伸缩杆(15)的外壁设置有螺纹(16),所述螺纹(16)的一侧安装有旋转把手(17)。

6.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框(12)的顶部与第二拼接的顶部平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板(5)和第二拼接板(7)高度相等,所述固定板(3)和第三拼接板(10)高度相等,所述固定板(3)的高度是第一拼接板(5)的二分之一。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壳,涉及模壳技术领域,解决了现在的现在的模壳无法改变高度的问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安装气门嘴,所述底板的表面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设置第一燕尾卯,所第一燕尾卯连接有第一拼接板机构,所述第一拼接板机构的表面安装有第二拼接板机构,所述第二拼接板机构连接有顶板机构。本装置通过固定板、第一燕尾卯、第一拼接板、第一燕尾榫、第二拼接板、第二燕尾卯、第三拼接板、第二燕尾榫以及方框的配合使用,可以通过增加第一拼接板机构和第二拼接板机构的数量来增加模壳的高度,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席宏,朱芹,朱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本溪荣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