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顾机电走管的双连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0129发布日期:2023-09-09 13:56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兼顾机电走管的双连梁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连梁建筑,具体涉及一种兼顾机电走管的双连梁。


背景技术:

1、双连梁是指在单连梁的中部开一条水平通缝从而形成两个能够共同一起工作的梁,通过增大连梁的跨高比来提高连梁的抗震性能。

2、双连梁的延性较单连梁增加了,抗震性能也有所提高,但在实际应用中,双连梁未得到大规模推广使用,究其原因,症结在于施工,由于水平通缝缝宽较小(一般为20~50mm),现有施工工艺很难保证水平通缝的形成,无法保证上、下双连梁的施工质量,双连梁在现场施工时质量无法保证,施工进度慢;现场施工双连梁时通常在中间设一道聚苯板形成通缝,这样施工会产生以下问题:下部连梁本体混凝土浇筑不密实,甚至出现局部空腔,中间聚苯板的定位无法保证,故不能保证连上下双连梁的截面尺寸,无法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再加上机电管线一般需要从连梁底穿过,而由于连梁截面高度较大,导致连梁下部的洞口净高受限而无法满足开门高度或使用要求;也有人提出将双梁间的缝宽加大,这样既能方便施工,又方便机电管线从双梁间穿过;但这也存在问题,缝宽增加将导致有效的抗剪截面减小,因连梁的端部剪力比较大,抗剪截面的减小将可能使连梁无法满足受力需求。

3、专利号为cn21453107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双连梁的建筑结构,通过设置双连梁隔膜,并且双连梁隔膜设置有混凝土键,便于在施工时通过混凝土键浇筑及振捣下部连梁本体内的混凝土,保证连梁混凝土施工质量,但在实际操作中,该专利中双连梁之间被混凝土键及双连梁隔膜填满,线管难以从梁底穿过。

4、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上述内容是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机电走管的双连梁,用于解决线管难以穿过现有的双连梁结构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兼顾机电走管的双连梁,包括:

3、包括浇筑墙体、设置在浇筑墙体上相互连接的上连梁和下连梁,上连梁与下连梁连接的中部位置设有水平通缝,所述上连梁位于跨中部位的底部设有与水平通缝平行且连通的浇筑口。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通缝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设有位于浇筑口内的浇筑套;所述浇筑套内部中空形成浇筑通道;所述浇筑通道贯穿分隔板;所述浇筑通道内活动设有封堵塞。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隔板与浇筑套一体成型。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连梁、下连梁均包括横向钢筋及设置在横向钢筋上的钢筋套,上连梁、下连梁中部相邻的横向钢筋之间留有间距形成水平通缝。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隔板上间隔设有辅助通道,辅助通道内可拆卸的设有辅助堵塞。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侧模板和底部模板;所述侧模板对称设置在上连梁、下连梁的两侧;所述底部模板设置在下连梁的底端。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0、通过在双连梁中的上连梁在跨中部位的梁底设置浇筑口,作为机电管线的通道,也作为下梁的混凝土浇筑口,既解决了传统双连梁施工困难的问题,也解决了机电管线影响净高的问题,而由于浇筑口只是设置在上梁跨中部位,而梁端的截面不变,对整根梁的刚度影响较小。



技术特征:

1.一种兼顾机电走管的双连梁,包括浇筑墙体(1)、设置在浇筑墙体(1)上相互连接的上连梁(2)和下连梁(3),上连梁(2)与下连梁(3)连接的中部位置设有水平通缝(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梁(2)位于跨中部位的底部设有与水平通缝(4)平行且连通的浇筑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顾机电走管的双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通缝(4)内设有分隔板(10);所述分隔板(10)上设有位于浇筑口(5)内的浇筑套(11);所述浇筑套(11)内部中空形成浇筑通道(13);所述浇筑通道(13)贯穿分隔板(10);所述浇筑通道(13)内活动设有封堵塞(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兼顾机电走管的双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0)与浇筑套(11)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兼顾机电走管的双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梁(2)、下连梁(3)均包括横向钢筋(6)及设置在横向钢筋(6)上的钢筋套(7),上连梁(2)、下连梁(3)中部相邻的横向钢筋(6)之间留有间距形成水平通缝(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兼顾机电走管的双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0)上间隔设有辅助通道(9),辅助通道(9)内可拆卸的设有辅助堵塞(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兼顾机电走管的双连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侧模板和底部模板(8);所述侧模板对称设置在上连梁(2)、下连梁(3)的两侧;所述底部模板(8)设置在下连梁(3)的底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兼顾机电走管的双连梁,涉及连梁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浇筑墙体、设置在浇筑墙体上相互连接的上连梁和下连梁,上连梁与下连梁连接的中部位置设有水平通缝,所述上连梁位于跨中部位的底部设有与水平通缝平行且连通的浇筑口;通过在双连梁中的上连梁在跨中部位的梁底设置浇筑口,作为机电管线的通道,也作为下梁的混凝土浇筑口,既解决了传统双连梁施工困难的问题,也解决了机电管线影响净高的问题,而由于浇筑口只是设置在上梁跨中部位,而梁端的截面不变,对整根梁的刚度影响较小。

技术研发人员:何树岗,唐煌,刘子瑞,蒋利宏,李文辉,李新宇,韩杏萍,聂宏森,张荣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