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灯的踢脚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0871发布日期:2023-10-28 15:1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灯的踢脚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家具装饰,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带灯的踢脚线。


背景技术:

1、踢脚线又称地脚线,是一种安装在墙体和地面结合处的具有防踢功能的装饰结构,踢脚线不仅可以更好的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踢脚线除了可以保护墙体外,还可以利用踢脚线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装饰相互呼应,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因此,踢脚线作为室内装饰必不可少的功能性结构,踢脚线安装的便利性、功能的多样性对于居住体验有很大的影响。

2、室内居住者对于灯光的需求也逐渐朝向个性化需求的方向发展。目前,居住者对于夜灯的需求逐渐增大,夜灯要求能够提供一定亮度的灯光,便于居住者夜晚在房间内行走,还能够避免夜晚开灯对使用者的眼睛造成刺激,从而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由于踢脚线位于墙面与地面的连接处,将灯光照射与踢脚线进行结合设计,能够满足用户对于踢脚线与灯光需求的结合,使得室内装饰整体更加便捷、美观。同时要满足灯与踢脚线的便捷安装。

3、因此,研发一种带灯的踢脚线,使得踢脚线能够结合灯光照射的功能,实现踢脚线功能的多样性,并且保证灯光的照射方向,避免朝向人眼照射,保证居住者的使用体验,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灯的踢脚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踢脚线功能单一,灯光照射方向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灯的踢脚线,包括踢脚线组件、挡光组件和灯,所述踢脚线组件侧端与墙体相抵接,其底端与地面相抵接,所述踢脚线组件沿墙体与地面的连接处延伸设置,所述踢脚线组件包括踢脚线本体和设置在其上端的第一卡接部;所述挡光组件包括挡光本体和设置在其上端的第二卡接部,所述挡光本体上形成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形成在所述挡光本体的下端;其中,所述踢脚线组件与所述挡光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所述踢脚线组件与所述挡光组件围设形成容纳腔,所述灯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灯发出的光线可沿竖直方向自所述透光部射出。

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踢脚线本体的下端形成有反射弧形部,所述反射弧形部朝远离所述透光部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反射弧形部用于将自所述透光部沿竖直方向射出的光线反射至沿水平方向远离墙面射出。

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踢脚线组件还包括粘贴部;所述踢脚线本体的中部形成有竖直延伸部,所述竖直延伸部通过所述粘贴部粘贴在墙面上。

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踢脚线本体的上端形成有挡边,所述挡边与所述竖直延伸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相对开设的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沿所述挡边的内侧壁延伸开设,所述第二卡槽沿所述竖直延伸部的外侧壁延伸开设。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所述第一卡接柱与所述第二卡接柱分别沿所述挡光本体的两个相对外侧壁延伸设置;所述挡光本体插入至所述挡板与所述竖直延伸部之间,所述第一卡接柱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所述第二卡接柱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卡槽的上边缘延伸设置有第一止挡,沿所述第二卡槽的上边缘延伸设置有第二止挡,所述第一止挡与所述第二止挡用于限定所述挡光本体插入至所述挡板与所述竖直延伸部之间的极限位置。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边的下边缘与所述竖直延伸部的相对应处形成有开口导入部,所述挡光本体通过所述开口导入部插入至所述第二卡接部处。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导入部包括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沿所述挡边的下边缘延伸开设;所述第二倾斜部沿所述竖直延伸部延伸开设;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光本体的下端形成有抵靠部,所述抵靠部与所述开口导入部抵靠连接。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靠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倾斜部,两个所述第三倾斜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二倾斜部相抵靠。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4、通过在踢脚线组件与挡光组件围设形成的容纳腔内安装灯,在挡光本体的设置透光部,实现将灯集成在踢脚线内,节省室内装修空间的同时,减少装修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由于灯光自透光部竖直向下照射,可以避免灯光直射人眼对人眼产生刺激,尤其在其充当夜灯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保证灯光贴近地面,满足使用者在室内行走的需求,并且避免在开灯的瞬间给人眼造成不适感;

15、在踢脚线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在挡光本体上设置第二卡接部,通过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的卡接,实现踢脚线组件与挡光组件的便捷安装;并且,踢脚线本体直接安装在墙体与地面相抵靠,同样实现了便捷安装。

16、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带灯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灯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线本体的下端形成有反射弧形部,所述反射弧形部朝远离所述透光部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反射弧形部用于将自所述透光部沿竖直方向射出的光线反射至沿水平方向远离墙面射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灯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灯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线本体的上端形成有挡边,所述挡边与所述竖直延伸部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灯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所述第一卡接柱与所述第二卡接柱分别沿所述挡光本体的两个相对外侧壁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灯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卡槽的上边缘延伸设置有第一止挡,沿所述第二卡槽的上边缘延伸设置有第二止挡,所述第一止挡与所述第二止挡用于限定所述挡光本体插入至所述挡边与所述竖直延伸部之间的极限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灯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边的下边缘与所述竖直延伸部的相对应处形成有开口导入部,所述挡光本体通过所述开口导入部插入至所述第二卡接部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灯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灯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本体的下端形成有抵靠部,所述抵靠部与所述开口导入部抵靠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灯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倾斜部,两个所述第三倾斜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二倾斜部相抵靠。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灯的踢脚线,包括踢脚线组件、挡光组件和灯,踢脚线组件侧端与墙体相抵接,踢脚线组件包括踢脚线本体和设置在其上端的第一卡接部;挡光组件包括挡光本体和设置在其上端的第二卡接部,挡光本体上形成有透光部,透光部形成在挡光本体的下端;其中,踢脚线组件与挡光组件通过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踢脚线组件与挡光组件围设形成容纳腔,灯安装在容纳腔内,灯发出的光线可沿竖直方向自透光部射出。本技术提出一种带灯的踢脚线,使得踢脚线能够结合灯光照射的功能,实现踢脚线功能的多样性,并且保证灯光的照射方向,避免朝向人眼照射,保证居住者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娜,林鹏,李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