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高低跨处抗震缝构造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8913发布日期:2023-10-21 19:51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高低跨处抗震缝构造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具体涉及一种建筑高低跨处抗震缝构造节点。


背景技术:

1、目前,城市化飞速发展与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促使高层建筑工程发展应用日益广泛,使得现代化城市建设更加注重建筑质量与使用效果,高低跨抗震缝优化设计的需求也日益紧迫。

2、在传统施工做法中,抗震缝位于高跨房间内,导致高跨房间内可见有通长抗震缝,大大降低使用效果和美观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建筑结构所存在的上述至少一方面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高低跨处抗震缝构造节点,使其能够避免高跨房间内可见通长抗震缝,提高房间的隔音、保温等使用效果及美观性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高低跨处抗震缝构造节点,包括高跨框架梁、低跨框架梁、低跨折板楼板、高跨外伸楼板和抗震填充层,所述低跨框架梁设置为梁顶标高低于所述高跨框架梁的梁顶标高;所述低跨折板楼板与所述低跨框架梁相连接,并设置为弯折结构;所述高跨外伸楼板与所述高跨框架梁相连接,与所述低跨折板楼板之间设置有水平抗震缝,且其端部外伸至所述低跨折板楼板其顶面的上方;所述抗震填充层设置在所述水平抗震缝内。

4、本实用新型的建筑高低跨处抗震缝构造节点,通过降低所述低跨框架梁其梁顶标高,并对所述低跨折板楼板进行折板处理,使得抗震缝为水平缝隙,确保所述高跨框架梁和所述高跨外伸楼板位置处的高跨房间内不可见抗震缝;抗震缝内设置所述抗震填充层,能够较好地改善房间的隔音、保温等效果;所述高跨外伸楼板向外侧延伸至所述低跨折板楼板顶面上方,保证节点结构整体牢固稳定性。

5、优选地,所述高跨外伸楼板连接在所述高跨框架梁上。

6、优选地,所述低跨折板楼板连接在所述低跨框架梁上。

7、优选地,所述低跨折板楼板设置为直角弯折的z字型折板。

8、优选地,所述高跨外伸楼板设置为直角弯折的z字型折板,其底部一侧的平直部分设置在所述低跨折板楼板其z字型折板同一侧的平直部分的上方形成所述水平抗震缝,其顶部一侧的平直部分设置在所述低跨折板楼板其z字型折板上方。

9、本实用新型的建筑高低跨处抗震缝构造节点,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0、1、既能够实现高底跨留设抗震缝满足建筑抗震需求,又能够实现高跨房间内不可见抗震缝,并且能够较好地改善房间的隔音、保温等使用效果及美观性能。

11、2、其结构合理,节约成本,利于环保,应用环境友好,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及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高低跨处抗震缝构造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高低跨处抗震缝构造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跨外伸楼板连接在所述高跨框架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高低跨处抗震缝构造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跨折板楼板连接在所述低跨框架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高低跨处抗震缝构造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跨折板楼板设置为直角弯折的z字型折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高低跨处抗震缝构造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跨外伸楼板设置为直角弯折的z字型折板,其底部一侧的平直部分设置在所述低跨折板楼板其z字型折板同一侧的平直部分的上方形成所述水平抗震缝,其顶部一侧的平直部分设置在所述低跨折板楼板其z字型折板上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建筑高低跨处抗震缝构造节点,其低跨框架梁设置为梁顶标高低于高跨框架梁的梁顶标高;其低跨折板楼板与低跨框架梁相连接,并设置为弯折结构;其高跨外伸楼板与高跨框架梁相连接,与低跨折板楼板之间设置有水平缝隙,且其端部外伸至低跨折板楼板其顶面的上方;其抗震填充层设置在水平缝隙内;其能将传统的抗震缝为竖向缝的结构转变为水平缝隙,确保高跨框架梁和高跨外伸楼板位置处的高跨房间内不可见抗震缝;其抗震缝内设置抗震填充层,能较好改善房间的隔音、保温等效果;其高跨外伸楼板向外侧延伸至低跨折板楼板顶面上方,能保证节点结构整体牢固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云雷,邵吉东,任思玉,苏循春,孙东邈,王忠颖,孙贵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