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色容器上釉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7581发布日期:2023-09-27 19:5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色容器上釉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容器上釉,具体是一种多色容器上釉生产线。


背景技术:

1、上釉是容器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工序,釉层可以对容器起到保护和装饰作用。

2、目前上釉的工作多是人工手动进行,人工将容器放入釉池中,使容器沾上釉,然后再将容器拿起,此过程中不能使釉流至瓶内,且需要人工手动不断将容器放入釉池内,如此不仅需要较高的技术,还容易使手部沾上釉,不利于人体健康。

3、而现有市场上的容器上釉生产线一般只能实现容器外壁的单一颜色上釉或内部进行喷涂,而对于外壁多种颜色的上釉,需要进行多次手动操作,费时费力,且喷涂质量容易受到人员技术水平影响,难以保证一致性和美观度,同时,由于自动化程度不高,常常会出现涂料溢出、喷涂质量差等情况,给生产过程带来了很多不便和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色容器上釉生产线,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色容器上釉生产线,包括:

3、输送单元,用于拾取、传送容器;

4、内釉隔离喷涂单元,用于对容器内部除尘、内釉喷涂和隔离剂喷涂;

5、烘干消泡单元;

6、外釉多色处理单元,用于对容器外壁进行多种颜色的着色;

7、所述输送单元穿设于整条生产线,输送单元的两端分别为上料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内釉隔离喷涂单元穿设于输送单元内,且位于上料装置旁;所述外釉多色处理单元穿设于输送单元内,且位于出料装置旁;所述烘干消泡单元穿设于输送单元内,烘干消泡单元位于内釉隔离喷涂单元与烘干消泡单元之间。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输送单元还包括第一容器抓取装置、第二容器抓取装置和第三容器抓取装置;所述第一容器抓取装置位于内釉隔离喷涂单元的上方,第二容器抓取装置位于烘干消泡单元的上方,第三容器抓取装置位于外釉多色处理单元的上方。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内釉隔离喷涂单元包括除尘装置、内釉喷涂装置、隔离剂喷涂装置;所述除尘装置穿设在上料装置与内釉喷涂装置之间;所述隔离剂喷涂装置设置在第一容器抓取装置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容器抓取装置包括第一导轨架机构和外壁抓取摆臂;所述第一导轨架机构与外壁抓取摆臂滑动连接;所述隔离剂喷涂装置安装在第一导轨架机构上;所述内釉隔离喷涂单元还包括瓶口擦洗装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轨架机构上的外壁抓取摆臂设有两个,设置在第一导轨架机构的两端,其中一端靠近除尘装置,另一端靠近瓶口擦洗装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烘干消泡单元包括烘干装置、容器外壁浸水装置和风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靠近内釉隔离喷涂单元,风干装置靠近外釉多色处理单元;所述容器外壁浸水装置设置在烘干装置与风干装置之间。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容器抓取装置包括第二导轨架机构和托底抓取摆臂;所述第二导轨架机构与托底抓取摆臂滑动连接,通过托底抓取摆臂将经过烘干装置后的容器拾取放入容器外壁浸水装置内,然后将容器放入风干装置处进行风干。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外釉多色处理单元包括瓶口上釉循环浆槽、外釉循环浆槽和中转托底架;所述瓶口上釉循环浆槽位于第三容器抓取装置的一端,外釉循环浆槽位于第三容器抓取装置的另一端;所述中转托底架设置在瓶口上釉循环浆槽和外釉循环浆槽之间。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容器抓取装置包括第三导轨架机构、外壁抓取摆臂和托底抓取摆臂;所述外壁抓取摆臂和托底抓取摆臂与第三导轨架机构滑动连接;所述外壁抓取摆臂靠近瓶口上釉循环浆槽的一端;所述托底抓取摆臂靠近外釉循环浆槽的一端。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机架、第一出料动力轴和第二出料动力轴;所述第一出料动力轴设置在出料机架的一端,第二出料动力轴设置在出料机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出料动力轴和第二出料动力轴分别设有主动轮和被动轮,主动轮和被动轮交替设置;所述第一出料动力轴的主动轮通过摩擦带与第二出料动力轴的被动轮驱动连接,第二出料动力轴的主动轮通过摩擦带与第一出料动力轴的被动轮驱动连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色容器上釉生产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现有容器上釉生产线的不足之处,可以控制涂料的喷涂位置和数量,从而实现容器外壁的多种花色上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多个自动化装置的应用也使得生产线的生产速度更快,提高了生产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了人力成本和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色容器上釉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色容器上釉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1)还包括第一容器抓取装置(11)、第二容器抓取装置(12)和第三容器抓取装置(13);所述第一容器抓取装置(11)位于内釉隔离喷涂单元(2)的上方,第二容器抓取装置(12)位于烘干消泡单元(3)的上方,第三容器抓取装置(13)位于外釉多色处理单元(4)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色容器上釉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釉隔离喷涂单元(2)包括除尘装置(21)、内釉喷涂装置(22)、隔离剂喷涂装置(23);所述除尘装置(21)穿设在上料装置(14)与内釉喷涂装置(22)之间;所述隔离剂喷涂装置(23)设置在第一容器抓取装置(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色容器上釉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抓取装置(11)包括第一导轨架机构(111)和外壁抓取摆臂(5);所述第一导轨架机构(111)与外壁抓取摆臂(5)滑动连接;所述隔离剂喷涂装置(23)安装在第一导轨架机构(111)上;所述内釉隔离喷涂单元(2)还包括瓶口擦洗装置(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色容器上釉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架机构(111)上的外壁抓取摆臂(5)设有两个,设置在第一导轨架机构(111)的两端,其中一端靠近除尘装置(21),另一端靠近瓶口擦洗装置(2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色容器上釉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消泡单元(3)包括烘干装置(31)、容器外壁浸水装置(32)和风干装置(33);所述烘干装置(31)对接内釉隔离喷涂单元(2),风干装置(33)对接外釉多色处理单元(4);所述容器外壁浸水装置(32)设置在烘干装置(31)与风干装置(3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色容器上釉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抓取装置(12)包括第二导轨架机构(121)和托底抓取摆臂(6);所述第二导轨架机构(121)与托底抓取摆臂(6)滑动连接,通过托底抓取摆臂(6)将经过烘干装置(31)后的容器拾取放入容器外壁浸水装置(32)内,然后将容器放入风干装置(33)处进行风干。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色容器上釉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釉多色处理单元(4)包括瓶口上釉循环浆槽(41)、外釉循环浆槽(42)和中转托底架(43);所述瓶口上釉循环浆槽(41)位于第三容器抓取装置(13)的一端,外釉循环浆槽(42)位于第三容器抓取装置(13)的另一端;所述中转托底架(43)设置在瓶口上釉循环浆槽(41)和外釉循环浆槽(4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色容器上釉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器抓取装置(13)包括第三导轨架机构(131)、外壁抓取摆臂(5)和托底抓取摆臂(6);所述外壁抓取摆臂(5)和托底抓取摆臂(6)与第三导轨架机构(131)滑动连接;所述外壁抓取摆臂(5)靠近瓶口上釉循环浆槽(41)的一端;所述托底抓取摆臂(6)靠近外釉循环浆槽(42)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色容器上釉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15)包括出料机架(151)、第一出料动力轴(152)和第二出料动力轴(153);所述第一出料动力轴(152)设置在出料机架(151)的一端,第二出料动力轴(153)设置在出料机架(15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出料动力轴(152)和第二出料动力轴(153)分别设有主动轮和被动轮,主动轮和被动轮交替设置;所述第一出料动力轴(152)的主动轮通过摩擦带与第二出料动力轴(153)的被动轮驱动连接,第二出料动力轴(153)的主动轮通过摩擦带与第一出料动力轴(152)的被动轮驱动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多色容器上釉生产线,包括:输送单元,内釉隔离喷涂单元,烘干消泡单元,外釉多色处理单元,所述输送单元穿设于整条生产线,输送单元的两端分别为上料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内釉隔离喷涂单元穿设于输送单元内,且位于上料装置旁;所述外釉多色处理单元穿设于输送单元内,且位于出料装置旁;所述烘干消泡单元穿设于输送单元内,烘干消泡单元位于内釉隔离喷涂单元与烘干消泡单元之间;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现有容器上釉生产线的不足之处,可以控制涂料的喷涂位置和数量,从而实现容器外壁的多种花色上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了人力成本和生产成本,具有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傅暖豪,吴家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三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