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建筑工程渗水处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3582发布日期:2023-09-27 17:29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建筑工程渗水处治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墙体防水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型建筑工程渗水处治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工程施工是人们利用各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按照特定的设计蓝图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进行的为建造各式各样的建筑产品而进行的生产话动,它包括从施工准备、破土动工到工程竣工验收的全部生产过程,这个过程中将要进行施工准备、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土方工程、爆破工程、基础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钢结构工程、木结构工程、结构安装工程等工作,为了防止建筑墙体渗水,工作人员一般采用防渗水墙体。

2、根据公开专利202022135806.5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防渗水墙体结构可知,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防水底座,所述防水底座的顶部滑动设置有一内墙,所述内墙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钢架,若干个所述支撑钢架的一侧焊接有若干个安装座,若干个所述安装座的一侧通过若干个沉头螺栓固定安装有一防水板。该建筑工程施工防渗水墙体结构,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虽然通过分体式设置,将防渗水墙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防渗水墙体的上半部分为防水底座,防水底座与原本使用的防水材料一致,能够承受溅水与水流的渗透,而防渗水墙体的下半部分包括便于拆装更换的防水板,能够承受溅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防渗水墙体通常为简单的一体式结构,而实际上,墙体的上下两部分要达到的防水效果并不相同,墙体的上半部分只需承受溅水,墙体的下半部分不仅需要承受溅水还需要承受水流渗透的问题,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传统的基座与墙体之间的连接位置容易产生渗水的现象,容易导致水从基座与墙体之间连接位置进入,影响到了防渗水的效果,而且墙体在使用过程中,周围会产生较多的潮气水气,这些潮气水气会不断的对墙体进行侵蚀,现有的墙体并不能有效解决潮气水气侵蚀的问题。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大型建筑工程渗水处治结构,以解决当前传统的基座与墙体之间的连接位置容易产生渗水的现象,容易导致水从基座与墙体之间连接位置进入,影响到了防渗水的效果,而且墙体在使用过程中,周围会产生较多的潮气水气,这些潮气水气会不断的对墙体进行侵蚀,现有的墙体并不能有效解决潮气水气侵蚀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大型建筑工程渗水处治结构,包括基座,

3、凹槽,开设于基座顶部;

4、防渗水机构,一体成型在凹槽内部底端,不仅可以与建筑工程墙板卡合,增加建筑工程墙板的防渗水功能,还能够避免水从建筑工程墙板和基座的连接处渗入,所述防渗水机构包括插板,所述插板一体成型于凹槽内部底端,所述插板顶部插入于墙体底部开设的凹槽内;

5、所述墙体前后两侧和基座前后两侧分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部卡入有防水板。

6、优选地,所述基座前后两侧顶部均为倾斜设置。

7、优选地,两个所述防水板内部顶端两侧均贯穿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前后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两个所述防水板内部底端两侧均贯穿有第二螺纹柱,所述第二螺纹柱前后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

8、优选地,所述第二螺纹柱内部贯穿有基座和墙体。

9、优选地,所述防水板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水沥青层。

10、优选地,所述墙体前侧开设有正方孔,所述正方孔内部可拆卸连接有dfc防凝露棉板,所述墙体底部开设有多个圆孔,且多个圆孔顶部连通有正方孔,所述圆孔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管。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基座、墙体和防水板的结合,不仅可以将墙体插入到基座内,经过基座与墙体进行连接,提升了对墙体下半部分防渗水的效果,而且将防水板嵌入在基座和墙板内,能够覆盖住基座和墙板的连接位置,从而避免了水从基座和墙板的连接位置渗入,传统的基座与墙体之间的连接位置容易产生渗水的现象,容易导致水从基座与墙体之间连接位置进入,影响到了防渗水效果的技术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螺纹柱和第二螺纹柱的结合,可以经过第一螺纹柱穿过两个防水板,并经过第一螺母连接,从而实现对防水板的限位固定,而且设置的第二螺纹柱,能够同时穿过两个防水板、基座和墙体,能够同时对防水板、基座和墙体进行限位,增加了基座、防水板和墙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墙体、dfc防凝露棉板和导管的设置,不仅可以利用dfc防凝露棉板对墙体周围的潮气和水汽进行吸收,当dfc防凝露棉板吸收饱和后,会在dfc防凝露棉板内产生水,经过dfc防凝露棉板能够将水主动排出,经过底部的导管,将水排出,从而避免了墙体周围的潮气和水汽对墙体进行侵蚀,解决了墙体在使用过程中,周围会产生较多的潮气水气,这些潮气水气会不断的对墙体进行侵蚀,现有的墙体并不能有效解决潮气水气侵蚀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型建筑工程渗水处治结构,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建筑工程渗水处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前后两侧顶部均为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建筑工程渗水处治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水板(209)内部顶端两侧均贯穿有第一螺纹柱(205),所述第一螺纹柱(205)前后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206),两个所述防水板(209)内部底端两侧均贯穿有第二螺纹柱(207),所述第二螺纹柱(207)前后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20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型建筑工程渗水处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柱(207)内部贯穿有基座(1)和墙体(20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建筑工程渗水处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209)内部开设有空腔(3),所述空腔(3)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水沥青层(30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建筑工程渗水处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201)前侧开设有正方孔(210),所述正方孔(210)内部可拆卸连接有dfc防凝露棉板(211),所述墙体(201)底部开设有多个圆孔(212),且多个圆孔(212)顶部连通有正方孔(210),所述圆孔(212)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管(2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型建筑工程渗水处治结构,旨在解决当前传统的基座与墙体之间的连接位置容易产生渗水的现象,容易导致水从基座与墙体之间连接位置进入,影响到了防渗水的效果,而且墙体在使用过程中,周围会产生较多的潮气水气,这些潮气水气会不断的对墙体进行侵蚀,现有的墙体并不能有效解决潮气水气侵蚀的技术问题,包括基座,凹槽,开设于基座顶部;防渗水机构,一体成型在凹槽内部底端,本技术通过基座、墙体和防水板的结合,不仅可以将墙体插入到基座内,经过基座与墙体进行连接,提升了对墙体下半部分防渗水的效果,而且将防水板嵌入在基座和墙板内,能够覆盖住基座和墙板的连接位置,从而避免了水从基座和墙板的连接位置渗入。

技术研发人员:吕昌,舒志明,苏燕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正和监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