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二次结构预埋电箱精准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55321发布日期:2023-09-07 23:36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二次结构预埋电箱精准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是指一种提高二次结构预埋电箱精准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1、传统的建筑配电箱施工包括以下方法:1、在已砌好的墙体上剔凿,然后将配电箱埋进去,容易损坏附近墙体;2、添加过梁,预留配电箱洞口,影响电箱周围砌体组砌。而且上述两种方法都存在配电箱周边需要塞缝,若塞缝质量不合格,易造成后期抹灰层的空鼓、开裂等问题。

2、配电箱的外壳为薄壁壳体,直接与砌块组砌到一起,配电箱承重较差,容易变形。而现有的解决方法是制作配电箱预制块,将电箱壳预埋在配电箱预制块内,存在以下问题:1、配电箱预制块的模具为首尾焊接固定的框体,不便于根据需要调整尺寸;2、预埋的电表箱不便于定位,而且电箱壳体较薄,浇筑浆料时,会出现轻微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提高二次结构预埋电箱精准度的装置,可根据配电箱预制块的尺寸要求,调整模框的大小;而且对预埋的电箱壳进行支撑和定位,避免浆料浇筑凝固过程中,电箱壳移位或者变形。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提高二次结构预埋电箱精准度的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放置有模框,模框由4块首尾相接的模板组成,模板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的外侧垂直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相邻的模板相抵,且通过夹持组件可拆卸相连,模框内放置有电箱壳,电箱壳内设置有支撑组件。

3、上述结构,通过调整连接板和相邻模板的夹持位置,进而调整模框的尺寸,便于制备不同尺寸的配电箱预制块;通过支撑组件的设置,用于支撑预埋的电箱壳,避免其壁体变形。

4、进一步地,支撑组件包括中部定位板和边部顶板,中部定位板上设置有定位孔,底板设置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边部顶板与电箱壳的四边一一对应,边部顶板的一侧与电箱壳的内壁相抵,另一侧通过伸缩支杆与中部定位板相连。

5、上述结构,通过定位孔和定位柱的配合,实现中部定位板的定位,进而通过支撑组件实现电箱壳的定位,避免浇筑浆料过程中,电箱壳移位;同时通过边部顶板的设置,用于支撑电箱壳,避免电箱壳轻微变形,而伸缩支杆的设置,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电箱壳。

6、进一步地,电箱壳四边的外侧均固定有t型连杆,t型连杆预埋在配电箱预制块内,增加电箱壳与配电箱预制块的连接。

7、进一步地,夹持组件包括开口朝下的u型夹板,u型夹板套装在连接板和相邻模板的外侧,u型夹板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丝,通过锁紧螺丝顶紧连接板。

8、进一步地,伸缩支杆包括外筒和内杆,内杆的一端与边部顶板固定相连,另一端滑动置于外筒内,外筒远离内杆的一端与中部定位板相连,外筒内设置有支撑弹簧,外筒上设置有用于锁紧内杆的顶紧螺丝。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可根据设计配电箱预制块的尺寸要求,通过模板、连接板和夹持组件的配合,调整模框的大小;而且通过支撑组件的设置,对预埋的电箱壳进行支撑和定位,避免浆料浇筑凝固过程中,电箱壳移位或者变形。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二次结构预埋电箱精准度的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放置有模框,模框由4块首尾相接的模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模板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的外侧垂直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相邻的模板相抵,且通过夹持组件可拆卸相连,模框内放置有电箱壳,电箱壳内设置有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二次结构预埋电箱精准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包括中部定位板和边部顶板,中部定位板上设置有定位孔,底板设置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边部顶板与电箱壳的四边一一对应,边部顶板的一侧与电箱壳的内壁相抵,另一侧通过伸缩支杆与中部定位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二次结构预埋电箱精准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箱壳四边的外侧均固定有t型连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二次结构预埋电箱精准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组件包括开口朝下的u型夹板,u型夹板套装在连接板和相邻模板的外侧,u型夹板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丝,通过锁紧螺丝顶紧连接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二次结构预埋电箱精准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伸缩支杆包括外筒和内杆,内杆的一端与边部顶板固定相连,另一端滑动置于外筒内,外筒远离内杆的一端与中部定位板相连,外筒内设置有支撑弹簧,外筒上设置有用于锁紧内杆的顶紧螺丝。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提高二次结构预埋电箱精准度的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放置有模框,模框由4块首尾相接的模板组成,模板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的外侧垂直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相邻的模板相抵,且通过夹持组件可拆卸相连,模框内放置有电箱壳,电箱壳内设置有支撑组件。本技术可根据配电箱预制块的尺寸要求,调整模框的大小;而且对预埋的电箱壳进行支撑和定位,避免浆料浇筑凝固过程中,电箱壳移位或者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孙全明,刘瑞健,宋慧友,徐开,刘闯,王世涛,王智星,胡晓卫,刘阳,王鹏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科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