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定柱子竖向钢筋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6659发布日期:2023-10-21 18:49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固定柱子竖向钢筋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固定钢筋位置的工具,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固定柱子竖向钢筋位置的工具。


背景技术:

1、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的建筑业不断发展升级,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现如今更多的要求清水混凝土交付,混凝土不抹灰直接刮腻子等装饰装修要求,对主体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钢筋作为混凝土主体结构的骨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主体结构的安全,是影响建筑质量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同时,钢筋也是一项隐蔽工程,其质量控制难度大且极其关键。在钢筋施工过程中,钢筋间距的控制往往不被重视,尤其是柱子和墙的钢筋间距控制更是薄弱环节。

2、传统的现浇施工方法是对应于柱型构件的规格要求将竖向钢筋按一定间隔绑扎,再支设柱型构件模板,最后浇筑混凝土。由于钢筋很长,往往不能保证竖向钢筋始终处于竖直状态,随着后续混凝土的浇筑,很容易使钢筋大幅偏移竖向位置,从而使柱体浇筑发生扭歪,最终影响柱体的强度以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情况,提供一种用于固定柱子竖向钢筋的工具,以期解决一直以来存在的柱子竖向钢筋间距控制不准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用于固定柱子竖向钢筋的工具,包括由两根第一槽钢和两根第二槽钢组合而成的正方形框架,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上下翼缘上分别开出均匀分布、同样大小且上下对齐的安装孔,两根所述的第一槽钢为正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边,两根所述的第二槽钢为正方形框架的另一组对边,两组对边分别于四角处穿插连接并以螺栓固定,在所述正方形框架的上表面设置有以螺栓连接的若干个钢筋固定板。

4、所述第一槽钢的规格为[12.6,所述第二槽钢的规格为[10,两者的长度范围均为800-1500mm,最佳选择为1000mm。

5、在所述第一槽钢长度方向的一端切除腹板100mm,另一端切除腹板600mm。

6、所述钢筋固定板的厚度为10mm,其一端设置为圆孔,另一端设置为v型凹槽。

7、所述钢筋固定板在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上的安装数量根据柱子设计中竖向钢筋的数量确定,一般为2-10个。

8、所述螺栓3的规格为m14。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0、(1)固定装置材料普遍常见,结构简单,采用螺栓固定形式,加工制作简便。

11、(2)装置轻便,安装、拆卸方便,单个工具的成本低,并可重复周转使用,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12、(3)能有效的保证柱子竖向钢筋的间距,解决了柱子钢筋在绑扎及浇筑混凝土期间容易发生位置移动的问题,不仅可以确保钢筋的施工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

13、(4)工具的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上均备有预留安装孔,可针对不同尺寸的柱子自由调节工具的尺寸,适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固定柱子竖向钢筋的工具,包括由两根第一槽钢和两根第二槽钢组合而成的正方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上下翼缘上分别开出均匀分布、同样大小且上下对齐的安装孔,两根所述的第一槽钢为正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边,两根所述的第二槽钢为正方形框架的另一组对边,两组对边分别于四角处穿插连接并以螺栓固定,在所述正方形框架的上表面设置有以螺栓连接的若干个钢筋固定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柱子竖向钢筋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钢的规格为[12.6,所述第二槽钢的规格为[10,两者的长度范围均为800-15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固定柱子竖向钢筋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长度均为10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柱子竖向钢筋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槽钢长度方向的一端切除腹板100mm,另一端切除腹板6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柱子竖向钢筋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固定板的厚度为10mm,其一端设置为圆孔,另一端设置为v型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柱子竖向钢筋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固定板在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上的安装数量为2-10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柱子竖向钢筋的工具,其构成部件包括由两根第一槽钢和两根第二槽钢组合而成的正方形框架,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上下翼缘上分别开出均匀分布、同样大小且上下对齐的安装孔,两根所述的第一槽钢为正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边,两根所述的第二槽钢为正方形框架的另一组对边,两组对边分别于四角处穿插连接并以螺栓固定,在所述正方形框架的上表面设置有以螺栓连接的若干个钢筋固定板。其优点是:装置轻便,安装、拆卸方便,可重复周转使用,能有效的保证柱子竖向钢筋的间距,解决了柱子钢筋在绑扎及浇筑混凝土期间容易发生位置移动的问题,不仅可以确保钢筋的施工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刘力,张海军,王新安,邱晓春,赵光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六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