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混凝土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9384发布日期:2023-10-21 20:0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混凝土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养护装置,具体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混凝土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1、结构柱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其浇水养护,由于结构柱的高度较高,养护比较困难,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采用洒水的方式进行养护。但是在结构柱比较高的情况下,由于操作不便,结构柱的顶部经常漏掉洒水,从而降低了养护效果。另外,洒水养护会耗用大量水资源,同时还会造成楼板内积水过多的现象。

2、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混凝土养护装置,该装置利于对较高的结构柱进行浇水养护,具有较佳的养护效果,同时能够避免浪费水资源,避免在楼板内积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混凝土养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u形管一,所述u形管一的两端均连通有二通管,且u形管一的一侧设置有u形管二,所述u形管二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二通管连通,所述u形管一的上侧一端通过通孔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u形管一和u形管二的内侧均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凸起,且u形管一和u形管二的内侧均等间距固接有多个出水管,每个所述出水管的内顶壁均固定有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浇水板,每个所述浇水板的上侧均固定有不锈钢弹簧,每个所述不锈钢弹簧的上端均与对应的出水管的内顶壁固定。

3、优选的,每个所述浇水板均为中空结构。

4、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材质为pp-r管。

5、优选的,每个所述凸起的一侧均设置有橡胶套。

6、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混凝土养护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管内部设置浇水板,水在出水管内部流通时会流入浇水板中,出水管内的水流出时会对浇水板产生冲击力,带动浇水板逆时针转动,不锈钢弹簧被压缩,在重力作用下,浇水板会上下摆动,可以更大面积的对结构柱进行浇水养护,喷撒在结构柱上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使得结构柱在轴向上能够均匀地接收到水流,提高了养护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管一(1),所述u形管一(1)的两端均连通有二通管(2),且u形管一(1)的一侧设置有u形管二(3),所述u形管二(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二通管(2)连通,所述u形管一(1)的上侧一端通过通孔固定连通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上安装有控制阀(5),所述u形管一(1)和u形管二(3)的内侧均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凸起(6),且u形管一(1)和u形管二(3)的内侧均等间距固接有多个出水管(7),每个所述出水管(7)的内顶壁均固定有连接杆(8),每个所述连接杆(8)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浇水板(9),每个所述浇水板(9)的上侧均固定有不锈钢弹簧(10),每个所述不锈钢弹簧(10)的上端均与对应的出水管(7)的内顶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浇水板(9)均为中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的材质为pp-r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起(6)的一侧均设置有橡胶套。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养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U形管一,所述U形管一的两端均连通有二通管,且U形管一的一侧设置有U形管二,所述U形管二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二通管连通,所述U形管一的上侧一端通过通孔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本技术通过在水管内部设置浇水板,水在出水管内部流通时会流入浇水板中,出水管内的水流出时会对浇水板产生冲击力,带动浇水板逆时针转动,不锈钢弹簧被压缩,在重力作用下,浇水板会上下摆动,可以更大面积的对结构柱进行浇水养护,喷撒在结构柱上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使得结构柱在轴向上能够均匀地接收到水流,提高了养护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韩哲远,张添柏,杨旭东,麻明辉,吴松华,张士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