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筑墙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2410发布日期:2023-10-21 21:1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筑墙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地,涉及一种组合式筑墙模板。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住宅拔地而起,在楼房建筑过程中离不开建筑模板,先根据建筑需求使用建筑模板搭建出所需灌注的空间,然后进行混凝土灌注成稳固的墙体。

2、在日常建筑中,由于所建楼房的规格各有不同,需要先根据实际建筑的情况进行设计、打造出相应尺寸建筑模板,然后进行搭建再投入使用。现实中常用的多是木质的模板,建造不同建筑时需要配备大量木工工人单独打造特制规格的木质模板,耗费大量时间,延缓施工进度,提高企业建筑成本。尤其在建造一些不规则、非标准的墙体时,常出现搭建好建筑模板后仍剩余部分空间,此时需要现场打造补充模板,灵活性差,容易造成施工不便甚至停滞,减缓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组合式筑墙模板。

2、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组合式筑墙模板包括:第一模板组件和第二模板组件;第一模板组件与第二模板组件间隔设置,且形成筑墙区;第一模板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标准模板件和至少一个第一调节模板件,第一调节模板件至少一端与第一标准模板件连接;第一调节模板件包括两个s型槽,两个连接枋和连接板,s型槽与第一标准模板件连接,两个连接枋分别设置于两个s型槽,连接板一侧与第一标准模板件平齐,连接板另一侧连接两个s型槽;s型槽具有第一槽和第二槽,第一槽的槽口面向连接板,第二槽的槽口背向连接板;连接枋设于第一槽内,连接枋与连接板连接;两个第二槽分别设于连接板同一侧的两端;至少一个第二槽的槽壁与第一标准模板件连接。

3、优选地,第一标准模板件包括正板、两个侧板和加固板;正板与第二模板组件正对设置,两个侧板分设于正板远离第二模板组件一侧的两端,加固板的端部分别与两个侧板连接;侧板与第二槽的槽壁连接,或相邻两个第一标准模板件的侧板相连接。

4、优选地,第一标准模板件还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块;支撑块的一端设于正板远离第二模板组件的一侧,支撑块的另一端与加固板连接。

5、优选地,正板上穿设有第一孔,第二模板组件对应第一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孔,稳固件穿过第一孔和第二孔。

6、优选地,第一模板组件还包括围檩件,沿第一标准模板件与第一调节模板件的排列方向,围檩件设于第一标准模板件与第一调节模板件远离第二模板组件的一侧。

7、优选地,稳固件穿设于围檩件内。

8、优选地,第一模板组件还包括弯折件,弯折件包括第一弯折板、第二弯折板、第三弯折板和第四弯折板;第一弯折板和第三弯折板分别垂直设于第二弯折板远离第二模板组件一侧的两端,第四弯折板垂直设于第三弯折板远离第二弯折板的一端;第一弯折板与第一标准模板件连接,或与第二槽的槽壁连接;第四弯折板与第一标准模板件连接,或与第二槽的槽壁连接。

9、优选地,弯折件还包括两个增固块,一个增固块与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连接,另一增固块与第三弯折板和第四弯折板连接。

10、优选地,第二模板组件包括多个第二标准模板件和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模板件,第二调节模板件至少一端与第二标准模板件连接;第二调节模板件与第二标准模板件齐平;第二标准模板件与第二调节模板件均与第一模板组件正对,并形成筑墙区。

11、优选地,第二模板组件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标准模板件或第二调节模板件连接,另一端与另一第二标准模板件或另一第二调节模板件连接;连接件两端连接的第二标准模板件或第二调节模板件相垂直。

12、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使用多个第一标准模板件进行拼接组合成筑墙模板的主体部分,通过第一调节模板件的设置,当剩余空间无法用第一标准模板件拼接时,将第一调节模板件拼入由多个第一标准模板件拼接成的筑墙模板主体,对本申请的筑墙模板规格进行微调,从而实现适配各种规格的建筑场景,无需现场额外打造补充模板,提高建造效率。同时第一标准模板件可以循环使用,降低建造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式筑墙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板组件(1)和第二模板组件(2);所述第一模板组件(1)与所述第二模板组件(2)间隔设置,且形成筑墙区;所述第一模板组件(1)包括多个第一标准模板件(11)和至少一个第一调节模板件(12),所述第一调节模板件(12)至少一端与所述第一标准模板件(11)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模板件(12)包括两个s型槽(121),两个连接枋(122)和连接板(123),所述s型槽(121)与所述第一标准模板件(11)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枋(122)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s型槽(121),所述连接板(123)一侧与所述第一标准模板件(11)平齐,所述连接板(123)另一侧连接两个所述s型槽(121);所述s型槽(121)具有第一槽(1211)和第二槽(1212),所述第一槽(1211)的槽口面向所述连接板(123),所述第二槽(1212)的槽口背向所述连接板(123);所述连接枋(122)设于所述第一槽(1211)内,所述连接枋(122)与所述连接板(123)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槽(1212)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板(123)同一侧的两端;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槽(1212)的槽壁与所述第一标准模板件(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筑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准模板件(11)包括正板(111)、两个侧板(112)和加固板(113);所述正板(111)与所述第二模板组件(2)正对设置,两个所述侧板(112)分设于所述正板(111)远离所述第二模板组件(2)一侧的两端,所述加固板(113)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112)连接;所述侧板(112)与所述第二槽(1212)的槽壁连接,或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标准模板件(11)的所述侧板(11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筑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准模板件(11)还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块(114);所述支撑块(114)的一端设于所述正板(111)远离所述第二模板组件(2)的一侧,所述支撑块(114)的另一端与所述加固板(1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筑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板(111)上穿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二模板组件(2)对应所述第一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孔,稳固件(13)穿过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筑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组件(1)还包括围檩件(14),沿所述第一标准模板件(11)与所述第一调节模板件(12)的排列方向,所述围檩件(14)设于所述第一标准模板件(11)与所述第一调节模板件(12)远离所述第二模板组件(2)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筑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件(13)穿设于所述围檩件(14)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筑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组件(1)还包括弯折件(15),所述弯折件(15)包括第一弯折板(151)、第二弯折板(152)、第三弯折板(153)和第四弯折板(154);所述第一弯折板(151)和所述第三弯折板(153)分别垂直设于所述第二弯折板(152)远离所述第二模板组件(2)一侧的两端,所述第四弯折板(154)垂直设于所述第三弯折板(153)远离所述第二弯折板(152)的一端;所述第一弯折板(151)与所述第一标准模板件(11)连接,或与所述第二槽(1212)的槽壁连接;所述第四弯折板(154)与所述第一标准模板件(11)连接,或与所述第二槽(1212)的槽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筑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件(15)还包括两个增固块(155),一个所述增固块(155)与所述第一弯折板(151)和所述第二弯折板(152)连接,另一所述增固块(155)与所述第三弯折板(153)和所述第四弯折板(15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式筑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板组件(2)包括多个第二标准模板件(21)和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模板件(22),所述第二调节模板件(22)至少一端与所述第二标准模板件(21)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模板件(22)与所述第二标准模板件(21)齐平;所述第二标准模板件(21)与所述第二调节模板件(22)均与所述第一模板组件(1)正对,并形成筑墙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式筑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板组件(2)还包括连接件(23),所述连接件(2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标准模板件(21)或所述第二调节模板件(22)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所述第二标准模板件(21)或另一所述第二调节模板件(22)连接;所述连接件(23)两端连接的所述第二标准模板件(21)或所述第二调节模板件(22)相垂直。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组合式筑墙模板,包括第一模板组件和第二模板组件;第一模板组件与第二模板组件间隔设置,且形成筑墙区;第一模板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标准模板件和至少一个第一调节模板件,第一调节模板件至少一端与第一标准模板件连接;第一调节模板件包括两个S型槽,两个连接枋和连接板。本申请使用多个标准模板件进行拼接组合成筑墙模板的主体部分,通过调节模板件的设置,当剩余空间无法用标准模板件拼接时,将调节模板件拼入由多个标准模板件拼接成的筑墙模板主体,对筑墙模板规格进行微调,从而实现适配各种规格的建筑场景,无需现场额外打造补充模板,降低工人工作量,降低建造难度,提高建造效率,标准模板件可以循环使用,降低建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麒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俊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