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建筑及光伏幕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7304发布日期:2023-12-06 21:4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建筑及光伏幕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建筑,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建筑及光伏幕墙系统。


背景技术:

1、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体结合起来,太阳能电池即为建筑物的一部分,既节省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又能就近供应给建筑内部用电。

2、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可以覆盖建筑的墙体表面,满足光伏组件光照的同时可以装饰建筑墙体。然而光伏组件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容易导致光伏组件上局部热应力集中,产生热斑、发电量下降等现象,且容易引发故障及安全隐患,影响建筑材料甚至是整个幕墙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建筑及光伏幕墙系统,以实现对光伏幕墙降温,防止光伏幕墙产生热斑和发电量下降。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光伏幕墙系统,用于装配在建筑墙体上,该光伏幕墙系统包括:

4、防护板,防护板能够固定于建筑墙体外侧;

5、光伏幕墙,包括多个光伏组件,光伏幕墙与防护板之间具有间隙;

6、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包括供水管和与供水管连接的多个喷嘴,多个喷嘴的喷水方向朝向光伏幕墙的背面。

7、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幕墙系统时,将该光伏幕墙系统装配在建筑墙体上,防护板、喷淋装置和光伏幕墙沿着远离建筑墙体的方向依次设置,然后开启喷淋装置,供水管内的水经喷嘴喷至光伏幕墙的背面,水沿着光伏幕墙的背面流动从而带走光伏组件产生的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从而避免了光伏组件上局部热应力集中,产生热斑,保证光伏组件正常发电,防止故障及安全隐患发生。此外,光伏幕墙与建筑墙体之间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具有防水、防火性能,如此可以防止喷淋的水进入建筑体内部,同时也可以防止发生火灾时,火和烟气进入建筑体内部,保证了建筑体的安全,避免了安全隐患。

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层间防火装置,层间防火装置的一端与防护板背离光伏幕墙的表面密封接触且另一端用于与建筑墙体密封接触。如此设置,发生火灾时,由于层间防火装置的封堵作用,可以防止火势和烟气的快速蔓延并延烧至其他楼层,从而避免其他楼层着火。

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层间防火装置包括壳体和填充于壳体内部的岩棉和/或矿物棉;如此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且便于层间防火装置与建筑墙体和防护板连接。和/或,

10、防护板为铝板、不锈钢板和塑料板中的一种或多种。

1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供水管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布的多个竖管和/或沿竖直方向排布的多个横管;如此设置,供水管可以规则排列,更加便于固定供水管,且能够均匀的向光伏组件喷水降温,保证了多个光伏组件的降温效果均匀。和/或,

12、供水管包括多个横管和多个竖管,多个竖管设置于光伏幕墙的两侧,多个横管设置于防护板与光伏幕墙之间且横管的两端分别与光伏幕墙两侧的竖管连通,喷嘴设置于横管上。如此设置,多个横管位于光伏幕墙的背面,更便于向光伏幕墙的背面喷水降温,且较小的水压即可使喷出的水落至光伏幕墙的背面,适当了降低喷嘴喷水对光伏幕墙的冲击力。

1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多个喷嘴位于防护板与光伏幕墙之间;和/或,多个喷嘴呈规则阵列排布,如此设置,多个喷嘴能够均匀的向光伏组件喷水降温,保证了多个光伏组件的降温效果均匀;和/或,该光伏幕墙系统还包括位于光伏幕墙下方的蓄水池,蓄水池用于给供水管供水,如此喷淋装置喷出的水沿着光伏幕墙背面向下流动,进而落至光伏幕墙下方的蓄水池内,蓄水池内的水可以再次进入供水管内,从而实现了水的循环。

1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位于光伏幕墙下侧的艺术幕墙,艺术幕墙用于装配在建筑裙楼的墙体外侧,如此可以实现光伏幕墙高效发电的同时,兼顾建筑美学的提升;

15、光伏幕墙背面流下的水能够流动至艺术幕墙背离建筑裙楼的一侧形成水幕。

1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与建筑墙体固定并支撑防护板、光伏幕墙和/或喷淋装置。支撑装置的设置可以提高该光伏幕墙系统的抗风压变形性、抗震性等性能。

1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支撑装置包括多个固定埋设于建筑墙体内的埋件和与埋件固定连接的第一框架,防护板固定于第一框架;

18、第一框架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多个第一立柱和多个第一横梁,第一连接件与埋件固定连接,第一立柱和/或第一横梁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且第一立柱和第一横梁交叉设置并固定连接,如此设置,第一立柱和第一横梁为防护板提供支撑,保证了支撑装置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防风抗震性能。

1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和位于防护板和光伏幕墙之间的第二框架,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埋件和/或第一框架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防护板的缝隙与第二框架固定连接;

20、第二框架包括多个第二立柱和多个第二横梁,第二立柱和第二横梁交叉设置并固定连接,且第二立柱和/或第二横梁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实现了埋件同时支撑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即埋件同时支撑防护板和光伏幕墙,简化了支撑装置的结构,此外,第二连接件穿过防护板的缝隙将第二框架可靠连接,避免了在防护板上开孔,也避免了第二连接件与建筑体内部的结构梁连接。

2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支撑装置包括水管支撑组件,水管支撑组件能够装配于建筑体或地面上。如此设置,水管支撑组件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均相互独立,从而可以防止供水管及喷嘴工作过程中对防护板和光伏幕墙的冲击,减少了光伏幕墙的震动。

2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仪,第一温度检测仪用于检测光伏组件的温度;和/或,还包括第二温度检测仪,第二温度检测仪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如此可以根据光伏组件的自身温度或室外环境温度,调整喷淋装置的开闭,与喷淋装置常开相比,避免了水的浪费,更加环保节能。

2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与喷淋装置电连接的控制器;

24、该光伏幕墙系统包括第一温度检测仪,控制器与第一温度检测仪电连接,且控制器根据第一温度检测仪测得的温度值控制喷淋装置开启或关闭;和/或,

25、该光伏幕墙系统包括第二温度检测仪,控制器与第二温度检测仪电连接,且控制器根据第二温度检测仪测得的温度值控制喷淋装置开启或关闭。如此设置,由控制器根据第一温度检测仪或第二温度检测仪测得的温度值控制喷淋装置开启或关闭,提高了该光伏幕墙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避免了人工控制喷淋装置开启或关闭。

2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喷淋装置还包括送水部件,送水部件的开关阀和喷嘴的开关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如此设置,控制器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调整喷淋装置开启或关闭,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27、一种光伏建筑,包括建筑体和装配在建筑墙体外侧的如上述中任一项的光伏幕墙系统。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建筑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光伏幕墙系统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装配在建筑墙体上,该光伏幕墙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层间防火装置,所述层间防火装置的一端与所述防护板背离光伏幕墙的表面密封接触且另一端用于与建筑墙体密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间防火装置包括壳体和填充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岩棉和/或矿物棉;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布的多个竖管和/或沿竖直方向排布的多个横管;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喷嘴位于所述防护板与光伏幕墙之间;和/或,多个所述喷嘴呈规则阵列排布;和/或,该光伏幕墙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光伏幕墙下方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用于给所述供水管供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光伏幕墙下侧的艺术幕墙,所述艺术幕墙用于装配在建筑裙楼的墙体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与建筑墙体固定并支撑所述防护板、光伏幕墙和/或喷淋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多个固定埋设于所述建筑墙体内的埋件和与所述埋件固定连接的第一框架,所述防护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和位于所述防护板和光伏幕墙之间的第二框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埋件和/或第一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防护板的缝隙与所述第二框架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水管支撑组件,所述水管支撑组件能够装配于建筑体或地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仪,所述第一温度检测仪用于检测所述光伏组件的温度;和/或,还包括第二温度检测仪,所述第二温度检测仪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喷淋装置电连接的控制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还包括送水部件,所述送水部件的开关阀和所述喷嘴的开关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4.一种光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体和装配在建筑墙体外侧的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光伏建筑及光伏幕墙系统,涉及光伏建筑技术领域,光伏幕墙系统包括:防护板,防护板能够固定于建筑墙体外侧;光伏幕墙,包括多个光伏组件,光伏幕墙与防护板之间具有间隙;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包括供水管和与供水管连接的多个喷嘴,多个喷嘴的喷水方向朝向光伏幕墙的背面。喷淋装置向光伏幕墙的背面喷淋水,从而带走光伏组件产生的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此外,光伏幕墙与建筑墙体之间设置有防护板,可以防止喷淋的水进入建筑体内部,同时也可以防止发生火灾时,火和烟气进入建筑体内部,保证了建筑体的安全,避免了安全隐患。光伏建筑包括该光伏幕墙系统。

技术研发人员:秦丽君,李彩军,田乐,王申存,张松,冯春暖,吕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