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的屋顶檐口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0567发布日期:2023-12-14 08:3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的屋顶檐口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屋顶檐口防水,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用的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1、檐口指结构外墙体和屋面结构板交界处的屋面结构板顶,同时也是指建筑构图中在顶部的典型地带线脚并凸的水平部件,又称屋檐,屋面与外墙墙身的交接部位,作用是方便排除屋面上的雨水和保护墙身,也是建筑重点装饰部位之一。

2、但现有技术中,檐口的防水结构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堵塞,且不便于对杂质进行集中处理,为此,推出一种建筑用的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的屋顶檐口防水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檐口的防水结构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堵塞,且不便于对杂质进行集中处理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建筑用的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左侧壁上安装有檐口体,所述檐口体的右内壁上活动铰接有过滤网,所述檐口体的底部连接有储水箱,且储水箱的底部连接有导水管,所述檐口体的左侧壁上连接有排污箱,所述檐口体的内部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有两组滑块,两组所述滑块分别固定连接在过滤网的前后侧壁上,所述檐口体的左侧壁上开设有开槽,且开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与两组滑块相配合的滑槽,两组所述滑块均滑动连接在两组滑槽内,两组所述滑块与两组滑槽的上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檐口体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端,且驱动端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板。

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4、进一步,所述清理机构还包括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在排污箱顶部设置的固定座内,所述转动杆的前端与驱动杆的前端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所述排污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转动连接有从动杆,且从动杆的前端与转动杆的后端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带,所述从动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挤压轮,所述排污箱的顶部插设有插杆,且插杆与排污箱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弹簧伸缩杆,所述插杆的底部安装有压合板。

5、进一步,所述檐口体的顶部设置有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转动连接在檐口体顶部的安装座上,所述往复丝杆的前端与驱动杆的外表面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三传动带,所述往复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座,且移动座的顶部安装有喷头,所述檐口体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且移动座的底部通过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

6、进一步,所述储水箱与喷头之间连接有可调节导管,所述墙体上开设有与可调节导管相配合的空腔,且可调节导管通过空腔与喷头相连接。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的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8、通过设置有清理机构,通过两组滑块与两组复位弹簧,从而使得驱动杆转动带动转动板转动向上挤压过滤网的另外一侧,从而使得两组滑块在两组滑槽内挤压两组复位弹簧,两组复位弹簧受到挤压回弹,从而使得过滤网迅速复位,实现了过滤网另外一侧的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得过滤网顶部附着的杂质通过开槽抖落至排污箱内,避免过滤网长时间使用容易堵塞,通过设置有压合板,可以对进入排污箱内部的杂质进行挤压成型,便于后续的集中处理,同时也减少了杂质的占用空间。

9、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用的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的左侧壁上安装有檐口体(2),所述檐口体(2)的右内壁上活动铰接有过滤网(3),所述檐口体(2)的底部连接有储水箱(4),且储水箱(4)的底部连接有导水管(5),所述檐口体(2)的左侧壁上连接有排污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檐口体(2)的内部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有两组滑块(112),两组所述滑块(112)分别固定连接在过滤网(3)的前后侧壁上,所述檐口体(2)的左侧壁上开设有开槽,且开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与两组滑块(112)相配合的滑槽,两组所述滑块(112)均滑动连接在两组滑槽内,两组所述滑块(112)与两组滑槽的上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复位弹簧(113),所述檐口体(2)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端,且驱动端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杆(111),所述驱动杆(1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板(1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的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还包括有转动杆(115),所述转动杆(115)转动连接在排污箱(6)顶部设置的固定座内,所述转动杆(115)的前端与驱动杆(111)的前端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116),所述排污箱(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7),所述固定板(117)内转动连接有从动杆(118),且从动杆(118)的前端与转动杆(115)的后端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带(122),所述从动杆(118)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挤压轮(119),所述排污箱(6)的顶部插设有插杆(120),且插杆(120)与排污箱(6)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弹簧伸缩杆,所述插杆(120)的底部安装有压合板(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的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檐口体(2)的顶部设置有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有往复丝杆(211),所述往复丝杆(211)转动连接在檐口体(2)顶部的安装座上,所述往复丝杆(211)的前端与驱动杆(111)的外表面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三传动带(212),所述往复丝杆(21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座(213),且移动座(213)的顶部安装有喷头(214),所述檐口体(2)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215),且移动座(213)的底部通过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2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的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4)与喷头(214)之间连接有可调节导管,所述墙体(1)上开设有与可调节导管相配合的空腔,且可调节导管通过空腔与喷头(214)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的屋顶檐口防水结构,涉及屋顶檐口防水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檐口的防水结构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堵塞,且不便于对杂质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包括清理机构,通过设置有清理机构,通过两组滑块与两组复位弹簧,从而使得驱动杆转动带动转动板转动向上挤压过滤网的另外一侧,从而使得两组滑块在两组滑槽内挤压两组复位弹簧,两组复位弹簧受到挤压回弹,从而使得过滤网迅速复位,实现了过滤网另外一侧的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得过滤网顶部附着的杂质通过开槽抖落至排污箱内,避免过滤网长时间使用容易堵塞,通过设置有压合板,可以对进入排污箱内部的杂质进行挤压成型,便于后续的集中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冯占坡,黄梓婕,朱琳,刘欢,王睿清,王伟桥,陈惠蕾,张作为,李友林,孙成,吕文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启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