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降噪防护隔音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50306发布日期:2023-11-17 19:29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施工现场降噪防护隔音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隔音板,更具体地说,涉及施工现场降噪防护隔音板。


背景技术:

1、隔音板是一种作用于隔音效果的板块。有建筑物隔音与构筑物隔音分类。隔音板有隔空气声与振动声的区别,空气声隔音板即阻隔的是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的板材,振动声隔音板即阻隔的是在刚性构件中传播的声音的板材,在市政桥梁施工现场周围往往需要使用防护隔音板对施工现场进行隔离,中国专利号为cn202121979958.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桥梁施工用现场降噪防护隔音板,其包括隔音板,隔音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座,隔音板的一侧固定安装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加强筋,后连接板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插杆,插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吸音层和隔音层的配合,使得隔音效果更好,通过固定座、固定孔、加强筋、安装板和螺纹孔的配合,可对稳定的对隔音板进行固定,避免隔音板被风刮倒,通过前连接板、插杆、卡槽、插槽、卡杆、滑板、支撑弹簧、齿条、齿轮和横轴的配合,方便隔音板之间拼接和拆卸,便于隔音板的使用。该技术方案虽然可以方便隔音板之间拼接和拆卸,但是拼接起来的隔音板之间会有缝隙,导致拼接起来的隔音板的隔音效果较差。

2、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8759220u的文献提供施工现场降噪防护隔音板,该装置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的配合,可将两个连接框拼接在一起,并且通过密封槽和密封板的配合,可增加两个连接框之间的密封性,并且通过拉动连接杆,连接杆通过第二滑块移动,连接杆带动第三滑块移动,第三滑块带动固定杆移动,固定杆带动卡块移动,使卡块插入相应的卡槽内,通过压紧簧的弹性,使两个连接框紧紧贴合在一起,防止两个连接框之间出现缝隙,从而可提高拼接起来的隔音板本体的隔音效果。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通过现有技术的结构可以实现与有关的有益效果,但是仍存在以下缺陷:该隔音板为整块板体结构,因此当防护区域的底部不平整,存在凸起或者凹陷时,在隔音板在安装时需要对地面找平,才能够方便隔音板的固定安装,因此在安装时容易受到地形的影响。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中,发明人认为隔音板为整块板体结构,因此当防护区域的底部不平整,存在凸起或者凹陷时,在隔音板在安装时需要对地面找平,才能够方便隔音板的固定安装,因此在安装时容易受到地形的影响。

5、鉴于此,我们提出施工现场降噪防护隔音板。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施工现场降噪防护隔音板,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可适应不同的地形使用,无需对面进行找平处理的技术效果。

3、2.技术方案

4、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了施工现场降噪防护隔音板,包括多块条形隔音板和支护架,多块所述条形隔音板之间相互滑动连接,并且组成一个矩形板状的隔音板,两端所述条形隔音板与支护架滑动连接,所述支护架置于条形隔音板的一侧为开放式结构。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护架的两端固定在指定的区域,多块条形隔音板之间相互竖向滑动,因此当支护架之间的区域出现凹凸不平时,此时的条形隔音板在重力的作用下可自适应不同的地形状态,进而无需对地面找平,便可将支护架与地面的安装,避免凸起的地面影响支护架的固定,避免凹陷的地面导致隔音板的下端与凹陷地面存在较大的缝隙。

6、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条形隔音板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外壳体内填充有隔音泡沫,两端所述外壳体的外壁对称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与支护架适配滑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右两端的条形隔音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导轨,并且条形隔音板之间沿着导轨的延伸方向滑动,通过两端条形隔音板在导轨与支护架的配合下,保障条形隔音板的上下滑动,同时避免条形隔音板左右偏离,外壳体的内部填充隔音泡沫,以起到降噪隔音的效果,同时可降低整体的质量,便于携带。

8、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板,远离密封板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凹槽,所述密封板与凹槽适配。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密封板,同时在外壳体的另一侧一体成型凹槽,相邻的外壳体之间的密封板与凹槽配合,以提高相邻的条形隔音板之间的密封效果,进而提高相邻条形隔音板之间的隔音效果。

10、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支护架包括底板和立杆以及横梁;所述底板设置有两块,每块所述底板上对称固定立杆,两块所述底板上的立杆之间垂直固定多个横梁,前后所述横梁之间形成活动口,所述条形隔音板滑插在活动口处,前后所述横梁的相对侧均开设与导轨适配的滑槽。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每块底板上对称安装立杆,两块底板上的立杆之间垂直固定安装两个横梁,前后横梁之间形成活动口,以便对条形隔音板的防护,同时对条形隔音板的滑动导向,在前后的横梁相对一侧竖向开设与导轨适配的滑槽,以通过十字型的导轨在横梁的作用下,避免条形隔音板晃动。

12、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支护架的两端为开放式结构。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护架的两端为开放式的结构,以当两组防护隔音板进行组装时,相邻的两个端部条形隔音板的密封板与凹槽配合,进而可保障多组隔音板之间密封组装,避免出现组装缝隙。

14、3.有益效果

15、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6、1.本申请通过多块条形隔音板之间相互滑动连接,并且组成一个矩形板状的隔音板,两端条形隔音板与支护架滑动连接,当支护架之间的区域出现凹凸不平时,此时的条形隔音板在重力的作用下可自适应不同的地形状态,进而无需对地面找平,便可将支护架与地面的安装,避免凸起的地面影响支护架的固定,避免凹陷的地面导致隔音板的下端与凹陷地面存在较大的缝隙;

17、2.本申请通过支护架的两端为开放式结构,支护架的两端为开放式的结构,以当两组防护隔音板进行组装时,相邻的两个端部条形隔音板的密封板与凹槽配合,进而可保障多组隔音板之间密封组装,避免出现组装缝隙。



技术特征:

1.施工现场降噪防护隔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条形隔音板(1)和支护架(2),多块所述条形隔音板(1)之间相互滑动连接,并且组成一个矩形板状的隔音板,两端所述条形隔音板(1)与支护架(2)滑动连接,所述支护架(2)置于条形隔音板(1)的一侧为开放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降噪防护隔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隔音板(1)包括外壳体(104),所述外壳体(104)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外壳体(104)内填充有隔音泡沫(105),两端所述外壳体(104)的外壁对称安装有导轨(101),所述导轨(101)与支护架(2)适配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现场降噪防护隔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0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板(102),远离密封板(102)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凹槽(103),所述密封板(102)与凹槽(103)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降噪防护隔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架(2)包括底板(201)和立杆(202)以及横梁(203);所述底板(201)设置有两块,每块所述底板(201)上对称固定立杆(202),两块所述底板(201)上的立杆(202)之间垂直固定多个横梁(203),前后所述横梁(203)之间形成活动口(204),所述条形隔音板(1)滑插在活动口(204)处,前后所述横梁(203)的相对侧均开设与导轨(101)适配的滑槽(20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降噪防护隔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架(2)的两端为开放式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施工现场降噪防护隔音板,属于隔音板技术领域。包括多块条形隔音板和支护架,多块条形隔音板之间相互滑动连接,并且组成一个矩形板状的隔音板,两端条形隔音板与支护架滑动连接,支护架置于条形隔音板的一侧为开放式结构,本申请通过多块条形隔音板之间相互滑动连接,并且组成一个矩形板状的隔音板,两端条形隔音板与支护架滑动连接,当支护架之间的区域出现凹凸不平时,此时的条形隔音板在重力的作用下可自适应不同的地形状态,进而无需对地面找平,便可将支护架与地面的安装,避免凸起的地面影响支护架的固定,避免凹陷的地面导致隔音板的下端与凹陷地面存在较大的缝隙。

技术研发人员:凌超利,胡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凌超利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