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9421发布日期:2023-12-14 04:40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装修设计,尤其是,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的装饰行业正在向着工业化模块化安装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吊顶装饰是室内设计中普遍采用的装饰方法,可以增加室内空间的层次感,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

2、现在吊顶天花广泛应用于家居或公共场所的屋顶,吊顶的不同高度,可以使房屋处于不同的高度,使视野更加开阔。在装配式吊顶的基层结构搭建中,如何调整高度成为一个问题,现有的吊顶结构通常通过设置吊筋的长度,以达到调节控制吊顶高度的目的,例如中国专利发明专利cn111287378a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吊顶及其施工方法,该吊顶包括吊件、龙骨结构和石膏板,龙骨结构包括主龙骨、次龙骨和横撑龙骨,吊件包括主吊筋、次吊筋、吊环和卡扣件;在主吊筋上沿其长度方向相间开设有多个挂孔和1号孔,次吊筋的一端设有可钩挂在主吊筋的挂孔中的钩状部,次吊筋上靠近钩状部的位置还开设有一个与1号孔相匹配的2号孔;主吊筋竖直固定于天花板的下方,次吊筋通过钩状部钩挂在主吊筋上,2号孔正对于主吊筋上的一个1号孔,卡扣件可拆卸的卡设于该1号孔和2号孔中,主吊筋和次吊筋在卡扣件的卡紧作用下相互紧贴,吊环与次吊筋的下部可拆卸连接,主龙骨置于吊环中,次龙骨和横撑龙骨与主龙骨连接,石膏板铺装于次龙骨和横撑龙骨的底部。

3、但是上述可调节高度的吊顶结构依然存在以下问题:结构复杂,主吊筋和次吊筋连接麻烦,安装难度大,且由于需要不同的吊筋来调节高度,需要制备不同长度的吊筋进行使用,不便于施工的同时也增加施工成本,而且对于吊顶高度的调节能力不够。

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合理高效的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其结构简单,采用连接件连接第一挂件和第二挂件,就可以完成吊顶安装,且连接件可以与第一挂件和第二挂件的不同高度进行连接,从而对吊顶板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安装方便,施工成本低,对吊顶高度调节能力强。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包括第一挂件、第二挂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挂件和第二挂件的连接件,所述第一挂件包括与吊杆连接的第一横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板下侧的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上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二挂件包括与吊顶板连接的第二横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板上侧的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上设置有第二插孔,所述连接件包括用于插入至所述第一插孔内的第一插板、用于插入至所述第二插孔内的第二插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的连接板,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数量均至少为两个。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多个所述第一插孔的高度均不同;多个所述第二插孔的高度均不同。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插孔的高度差均相同,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插孔的高度差均不相同。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横板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吊杆穿过的吊杆孔,所述第一横板侧面设置有用于套设至所述吊杆外侧的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的大小大于所述吊杆孔的大小。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调节螺母的数量为两个。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吊顶板端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二横板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吊顶板端部设置有嵌缝条,所述嵌缝条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嵌缝条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第二竖板穿过的镶嵌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镶嵌孔、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均为长条型孔,所述镶嵌孔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竖板的厚度,所述第一插孔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插板的厚度,所述第二插孔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插板的厚度。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镶嵌孔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竖板的宽度。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插板靠近所述第二插板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插板靠近所述第一插板的一侧均设置有防滑凸起。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挂件、第二挂件以及连接件均为一体成型件。

14、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采用连接件连接第一挂件和第二挂件,就可以完成吊顶安装,且连接件可以与第一挂件和第二挂件的不同高度进行连接,从而对吊顶板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安装方便,施工成本低,对吊顶高度调节能力强。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挂件(1)、第二挂件(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挂件(1)和第二挂件(2)的连接件(3),所述第一挂件(1)包括与吊杆(4)连接的第一横板(1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板(11)下侧的第一竖板(12),所述第一竖板(12)上设置有第一插孔(121),所述第二挂件(2)包括与吊顶板(5)连接的第二横板(21)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板(21)上侧的第二竖板(22),所述第二竖板(22)上设置有第二插孔(221),所述连接件(3)包括用于插入至所述第一插孔(121)内的第一插板(31)、用于插入至所述第二插孔(221)内的第二插板(3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插板(31)和第二插板(32)的连接板(33),所述第一插孔(121)和第二插孔(221)的数量均至少为两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插孔(121)的高度均不同;多个所述第二插孔(221)的高度均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11)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吊杆(4)穿过的吊杆孔(111),所述第一横板(11)侧面设置有用于套设至所述吊杆(4)外侧的调节螺母(112),所述调节螺母(112)的大小大于所述吊杆孔(111)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母(112)的数量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板(5)端部设置有安装槽(51),所述第二横板(21)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5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板(5)端部设置有嵌缝条(52),所述嵌缝条(52)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51)内,所述嵌缝条(52)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第二竖板(22)穿过的镶嵌孔(5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镶嵌孔(521)、第一插孔(121)和第二插孔(221)均为长条型孔,所述镶嵌孔(521)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竖板(22)的厚度,所述第一插孔(121)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插板(31)的厚度,所述第二插孔(221)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插板(32)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镶嵌孔(521)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竖板(22)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板(31)靠近所述第二插板(32)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插板(32)靠近所述第一插板(31)的一侧均设置有防滑凸起(3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件(1)、第二挂件(2)以及连接件(3)均为一体成型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涉及装修设计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挂件、第二挂件以及连接件,第一挂件包括与吊杆连接的第一横板和设置于第一横板下侧的第一竖板,第一竖板上设置有第一插孔,第二挂件包括与吊顶板连接的第二横板和设置于第二横板上侧的第二竖板,第二竖板上设置有第二插孔,连接件包括用于插入至第一插孔内的第一插板、用于插入至第二插孔内的第二插板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的连接板。本技术结构简单,采用连接件连接第一挂件和第二挂件,就可以完成吊顶安装,且连接件可以与第一挂件和第二挂件的不同高度进行连接,从而对吊顶板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安装方便,施工成本低,对吊顶高度调节能力强。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王文广,周东珊,李鹏程,蔡帅帅,林萍,任美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