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看台处临时支撑架底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58828发布日期:2024-04-18 11:21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看台处临时支撑架底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具体为一种看台处临时支撑架底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1、体育场钢结构屋盖大部分都是网架或者桁架结构形式,钢结构屋盖施工时需要在下部混凝土看台结构顶面设置临时支撑架。因为看台环梁截面都比较小,承载力比较低,为保护看台环梁不受破坏、不产生裂缝,常规做法会在设置临时支撑架位置的看台环梁底部设置回顶措施将屋盖施工荷载传至下部结构。

2、现有的看台处临时支撑架底转换装置,屋盖钢结构施工时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临时支撑架,如果都要设置临时回顶措施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会延长项目的施工周期。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看台处临时支撑架底转换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看台处临时支撑架底转换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看台处临时支撑架底转换装置,包括底部转换梁,所述底部转换梁的外表面一侧中间部位安装有垫板,所述底部转换梁的外表面一侧两端均设置有临时垫脚,所述底部转换梁有两个,且处于较低标高的底部转换梁的外表面另一侧两端均安装有转换柱,所述转换柱的一端安装有顶部转换梁,所述转换柱沿底部转换梁的中心对称设有两个。

3、进一步的,所述顶部转换梁的外表面上方设置有临时支撑架主体,且临时支撑架主体与顶部转换梁固定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顶部转换梁的一端放在转换柱的顶部,且顶部转换梁另一端放在较高标高处底部转换梁的顶部。

5、进一步的,所述顶部转换梁和底部转换梁垂直,且底部转换梁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定厚度的垫板。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7、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看台处临时支撑架底转换装置,待临时支撑架安装完毕后拆除临时垫脚,转换梁底部设置的一定厚度的垫板使转换梁使用时成为类似跷跷板的形式,使屋盖施工荷载不会传至截面较小的看台环梁,而是直接传至截面比较大的看台径向主梁,传力路径明确、受力合理。

8、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看台处临时支撑架底转换装置,避免了在看台梁底部使用回顶措施,节约费用,并且不影响看台底部下一道工序的进行。

9、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看台处临时支撑架底转换装置,转换梁底部的钢板不用与其连接,拆装方面。



技术特征:

1.一种看台处临时支撑架底转换装置,包括底部转换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转换梁(1)的外表面一侧中间部位安装有垫板(4),所述底部转换梁(1)的外表面一侧两端均设置有临时垫脚(401),所述底部转换梁(1)有两个,且处于较低标高的底部转换梁(1)的外表面另一侧两端均安装有转换柱(2),所述转换柱(2)的一端安装有顶部转换梁(3),所述转换柱(2)沿底部转换梁(1)的中心对称设有两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看台处临时支撑架底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转换梁(3)的外表面上方设置有临时支撑架主体(5),且临时支撑架主体(5)与顶部转换梁(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看台处临时支撑架底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转换梁(3)的一端放在转换柱(2)的顶部,且顶部转换梁(3)另一端放在较高标高处底部转换梁(1)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看台处临时支撑架底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转换梁(3)和底部转换梁(1)垂直,且底部转换梁(1)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定厚度的垫板(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看台处临时支撑架底转换装置,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底部转换梁,所述底部转换梁的外表面一侧中间部位安装有垫板,所述底部转换梁的外表面一侧两端均设置有临时垫脚,所述底部转换梁有两个,且处于较低标高的底部转换梁的外表面另一侧两端均安装有转换柱,所述转换柱的一端安装有顶部转换梁,所述顶部转换梁的一端放在转换柱的顶部,且顶部转换梁另一端放在较高标高处底部转换梁的顶部,所述顶部转换梁和底部转换梁垂直,且底部转换梁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定厚度的垫板。该看台处临时支撑架底转换装置,与现有的普通看台处临时支撑架底转换装置相比,传力路径明确、受力合理,拆装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朱乾,许宏成,关巧英,张立斌,李瑞丰,文俊,刘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东南钢结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