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型现浇混凝土圆柱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52185发布日期:2023-12-21 15:34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V型现浇混凝土圆柱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行业现浇混凝模板结构,特别是一种v型现浇混凝土圆柱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1、某项目的大报告厅设计为凸出报告厅悬挑张力,优化双柱为“v”型柱。满足结构稳定性的同时,与整个设计立意吻合。“v”象征着胜利,也意指“托举”,与教育主题呼应——托起明天的太阳。“v”字造型同时也强调了主入口及广场空间序列,增强识别性和可塑性。但是空间复杂的“v”型柱结构设计,对项目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经验要求非常高。采用常规的混凝土柱一次性绑扎钢筋、在斜柱倾斜方向外立面搭设满堂支撑脚手架并整体浇筑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容易造成“v”型柱烂根、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混凝土成型质量问题和造成爆模、模板支撑体系坍塌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公开一种“v型现浇混凝土圆柱施工工法”及配套的模板结构,“v”型柱采用“三段式”施工工艺及圆柱下部重合段模板部分、垂直圆柱段模板部分和倾斜圆柱段模板部分构成的v型现浇混凝土圆柱模板结构。并利用bim和测量机器人技术进行精细化施工管理。第一段先施工“v”型柱下部重合段及以上300mm部位,第二段施工“v”型柱直圆柱段至上一层梁底,第三段施工“v”型柱斜圆柱段至上一层梁底,待直圆柱段浇筑5天后,将斜圆柱与直圆柱用钢管拉结形成安全可靠的倾斜圆柱段模板部分结构,该模板结构可确保“v”型柱成型质量、降低安全风险、减少特殊弧形模板和单柱箍的使用数量、节约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材料浪费和降低施工技术难度等社会经济效益。

2、本实用新型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v型现浇混凝土圆柱模板结构,该模板结构包括:圆柱下部重合段模板部分、垂直圆柱段模板部分和倾斜圆柱段模板部分构成。

3、所述的圆柱下部重合段模板部分包括:一组双柱箍、弧形模板、一对限位支撑管和加固铁线,所述的弧形模板设置在双柱箍内,限位支撑管设置在双柱箍的两侧,一对限位支撑管之间由加固铁线连接固定限位,构成一组双柱箍在一对限位支撑管外限位固定下对弧形模板捆扎固定;

4、所述的垂直圆柱段模板部分包括:弧形模板和一组单柱箍,所述的一组单柱箍沿垂直圆柱段的轴线均布设置在弧形模板的外侧,构成一组单柱箍对弧形模板捆扎固定和一组单柱箍对弧形模板捆扎固定;

5、所述的倾斜圆柱段模板部分包括:弧形模板、一组单柱箍和一组脚手架管,所述的一组单柱箍沿倾斜圆柱段的轴线均布设置在弧形模板的外侧,一组脚手架管搭建的拉结支撑体系,构成与垂直圆柱对倾斜圆柱浇筑的弧形模板的拉结固定支撑结构。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合“v”型柱采用“三段式”施工工艺该模板结构可确保“v”型柱成型质量、降低安全风险、减少特殊弧形模板和单柱箍的使用数量、节约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材料浪费和降低施工技术难度等社会经济效益。

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v型现浇混凝土圆柱模板结构,该模板结构包括:圆柱下部重合段模板部分、垂直圆柱段模板部分和倾斜圆柱段模板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一种V型现浇混凝土圆柱模板结构,为解决“V”型柱采用“三段式”施工减少特殊模板使用数量和模板结构的稳定问题。方案是:该模板结构包括:圆柱下部重合段模板部分、垂直圆柱段模板部分和倾斜圆柱段模板部分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合“V”型柱采用“三段式”施工工艺该模板结构可确保“V”型柱成型质量、降低安全风险、减少特殊弧形模板和单柱箍的使用数量、节约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材料浪费和降低施工技术难度等社会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全守严,王峰,赵懿三,熊定振,张浩斌,张永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