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式马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1284发布日期:2023-12-30 03:4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装式马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支撑架体,具体为一种拼装式马凳。


背景技术:

1、马凳用于建筑结构的支撑,在建筑场所经常利用马凳对支撑梁进行支撑,进而方便对支撑梁进行加工,传统马凳的结构一般是固定的,其高度一般固定,不方便根据需要调节马凳的高度,进而不便于对不同高度的建筑结构进行支撑。

2、专利文件cn206829640u公开了一种马凳,“包括支架、紧固件、支撑座及提手,所述支架包括左支腿与右支腿,所述左支腿与所述右支腿均包括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左支腿的第一端与所述右支腿的第一端连接而成夹角设置;所述紧固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用以固定钢筋;所述支撑座包括设置于所述左支腿的第二端的第一支撑座,及设置于所述右支腿的第二端的第二支撑座;所述提手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马凳,能够重复使用,节省了施工成本”。该专利中的马凳方便取出,便于重复利用,但是该马凳不便于组织调节高度,不便于对不同高度的建筑结构进行支撑,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便于进行组装而调节高度的拼装式马凳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装式马凳,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马凳不便于进行组装调节高度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拼装式马凳,包括第一立柱、接头套管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对称安装有拼装耳板,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对称活动安装有接头套管;

3、所述拼装耳板的正面对称贯穿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接头套管的一侧对称贯穿活动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板。

4、优选的,所述接头套管的内侧安装有挡板。

5、优选的,所述接头套管的顶部贯穿活动安装有第二立柱,第二立柱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板。

6、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安装有螺母。

7、优选的,所述接头套管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贯穿安装有第二螺纹杆。

8、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安装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安装有压板。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板能够将相邻的拼装耳板连接起来,从而可以增加第一立柱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接头套管能够将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快速方便的连接起来,在方便拼装的同时也便于进行拆卸,使拼装式马凳通过第一连接板能够将相邻的拼装耳板连接起来,从而可以增加第一立柱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接头套管能够将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快速方便的连接起来,在方便拼装的同时也便于进行拆卸。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杆对压板进行挤压,从而对弹簧施加压力,随后弹簧对第二连接板施加压力,进而使两个移动杆同时向接头套管的方向移动,两个移动杆同时对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施加压力,从而使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稳定的与接头套管连接起来,使拼装式马凳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杆对压板进行挤压,从而对弹簧施加压力,随后弹簧对第二连接板施加压力,进而使两个移动杆同时向接头套管的方向移动,两个移动杆同时对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施加压力,从而使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稳定的与接头套管连接起来。



技术特征:

1.一种拼装式马凳,包括第一立柱(1)、接头套管(2)和第二立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1)的外侧对称安装有拼装耳板(101),所述第一立柱(1)的外侧对称活动安装有接头套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式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套管(2)的内侧安装有挡板(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式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套管(2)的顶部贯穿活动安装有第二立柱(3),第二立柱(3)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板(3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式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4)的外侧安装有螺母(4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式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套管(2)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板(5),安装板(5)的一侧贯穿安装有第二螺纹杆(5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拼装式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601)的一侧安装有弹簧(7),弹簧(7)的一端安装有压板(70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拼装式马凳,包括第一立柱、接头套管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对称安装有拼装耳板,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对称活动安装有接头套管,所述拼装耳板的正面对称贯穿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接头套管的一侧对称贯穿活动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板。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接板能够将相邻的拼装耳板连接起来,从而可以增加第一立柱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接头套管能够将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快速方便的连接起来,在方便拼装的同时也便于进行拆卸。

技术研发人员:聂波,朱洪,李金洋,李骏毅,王梓丞,李洋,杨乙,李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建工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