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移动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88642发布日期:2024-03-01 12:5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移动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主要涉及建筑施工工具,具体为一种钢管移动脚手架。


背景技术:

1、脚手架为在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高处作业而搭设的各种支架,为建筑领域的通用术语,主要在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

2、然而现有的脚手架大多是指固定在一定的区域的大型脚手架,通过这些脚手架一般可以吊起重量在吨级的施工材料,但是在一些施工场地,一些没有吨级(例如几百斤)的施工材料并不需要这种大型的脚手架,只需要通过人为的进行转移或者抬起,但这种方式较为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设备,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钢管移动脚手架,包括底座、卷扬机以及立杠,所述卷扬机设置在底座的前端位置,所述立杠设置在底座的后端位置,其中,

4、所述立杠的顶部设置有定滑轮,所述卷扬机上设置有吊丝,所述吊丝一端连接卷扬机,另一端设在定滑轮连接需要吊起的板材。

5、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设置有两个斜撑杠,所述斜撑杠对称设置在底座两前端侧边,所述斜撑杠一端固定底座的前端侧边,另一端固定在立杠的侧壁位置。

6、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设置有配重区域,所述配重区域设置在靠近卷扬机的位置。

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下方设置可刹车脚轮,所述可刹车脚轮设置四个,分别设置在底座下方的四个拐角处。

8、进一步的,所述斜撑杠另一端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穿设对应靠近的立杠。

9、进一步的,所述螺纹通孔位置连接抛撑,所述抛撑设置两个,通过螺栓分别可拆卸连接在两个螺纹通孔处。

10、进一步的,两个立杆之间设有多个固定杆。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吊丝和卷扬机的配合,从而能够将对应的板材吊起,且通过可刹车滑轮的配合下,能将吊起的板材移动到到相应的位置,从而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施工。

13、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14、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管移动脚手架的主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管移动脚手架的轴测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管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卷扬机(2)以及立杠(3),所述卷扬机(2)设置在底座(1)的前端位置,所述立杠(3)设置在底座(1)的后端位置,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置有两个斜撑杠(4),所述斜撑杠(4)对称设置在底座(1)两前端侧边,所述斜撑杠(4)一端固定底座(1)的前端侧边,另一端固定在立杠(3)的侧壁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置有配重区域(5),所述配重区域(5)设置在靠近卷扬机(2)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方设置可刹车脚轮(6),所述可刹车脚轮(6)设置四个,分别设置在底座(1)下方的四个拐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杠(4)另一端设置有螺纹通孔(7),所述螺纹通孔(7)穿设对应靠近的立杠(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管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通孔(7)位置连接抛撑(8),所述抛撑(8)设置两个,通过螺栓分别可拆卸连接在两个螺纹通孔(7)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两个立杆之间设有多个固定杆(3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移动脚手架,包括底座、卷扬机以及立杠,所述卷扬机设置在底座的前端位置,所述立杠设置在底座的后端位置,其中,所述立杠的顶部设置有定滑轮,所述卷扬机上设置有吊丝,所述吊丝一端连接卷扬机,另一端设在定滑轮连接需要吊起的板材。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吊丝和卷扬机的配合,从而能够将对应的板材吊起,且通过可刹车滑轮的配合下,能将吊起的板材移动到到相应的位置,从而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施工。

技术研发人员:杨顺,匡伟科,杨夏坤,李振,段碧伦,黄研,余爱敏,顾钟毓,赵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