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83803发布日期:2024-03-13 20:30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金刚线制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砂装置。


背景技术:

1、由于光伏产业的持续发展,相关产业的企业对于晶棒切割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的,对于切割线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2、而金刚线作为切割线最主要的一种,其制造过程需要进行镀镍及上砂处理。通过将金刚石镶嵌在切割钢线上,使金刚线具有锯齿,以提高碳钢线的切割能力,大大加快切割速度及切割能力。上砂过程需要往复移动对金刚线进行上砂,然而现有的上砂装置在往复移动时,控制精度较差,容易移动过度,造成进液组件或出液组件与外侧的工件相撞而损坏。

3、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向控制精度高的上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上砂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上砂装置容易移动过度而碰撞其他工件的问题。本申请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提高了上砂装置的移动换向控制精度,降低碰撞风险。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上砂装置,包括:进液组件;出液组件,所述出液组件与进液组件相通;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进液组件一侧,可驱动所述进液组件和出液组件水平移动;以及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具有检测区,所述检测区设置于出液组件的移动路径上,所述检测组件可扫描出液组件并向外部的控制系统发送换向信号或停机信号。

3、可以理解的是,进液组件可输入带砂的镀液,出液组件可输出带砂的镀液,实现对金刚线镀液的同时上砂;示例性的,驱动机构可以由电机、齿轮与传动带组成,或直接采用电缸、气缸等线性驱动机构;由于对金刚线上砂需要往复进行,通过设置检测组件,可以检测进液组件朝一个方向移动时,是否移动过度,当进液组件到达设定的检测区后,可被检测组件扫描到并向外部的控制系统发送换向信号,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驱动机构改变驱动方向,或者当检测组件检测到进液组件仍未换向移动,则发出停机信号,使得驱动机构停止驱动,防止进液组件撞击其他工件而损坏。

4、在上述的上砂装置中,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板,所述检测板设置于进液组件上,可随进液组件同步移动;第一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设置于检测板下方,且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或所述检测板具有第一检测区,所述第一检测区检测到检测板或第一检测单元后可发送换向信号。

5、可以理解的是,检测板与第一检测单元的位置可以互换,或者检测板和第一检测单元中的其中一个具有检测功能,即具有第一检测区,检测板和第一检测单元中的其中一个相对另一个移动,两者平行后可由其中一个发送换向信号。示例性的,第一检测单元可以为激光传感器。

6、在上述的上砂装置中,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检测单元设置于第一检测单元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具有第二检测区,或所述检测板具有第二检测区,所述第二检测区检测到检测板或第二检测单元可发送停机信号。示例性的,第二检测单元可以为激光传感器。

7、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检测单元可设置于离进液组件往复运动的路径外侧,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如进液组件移动至设定的运动路径外侧,则可被第二检测单元或者检测板检测到,两者中的其中一个可发送停机信号。

8、在上述的上砂装置中,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于进液组件一侧,可对其移动导向。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可以保证进液组件直线移动。

9、在上述的上砂装置中,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设置于进液组件一侧;轴承,所述轴承活动套设于导向杆上,且所述轴承与进液组件连接;其中,所述轴承可带动进液组件沿导向杆直线移动。

10、可以理解的是,轴承沿导向杆直线移动,可带动与其连接的进液组件同步直线移动。

11、在上述的上砂装置中,所述进液组件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可供镀液输入;泵体,所述泵体设置于进液管上,可将镀液泵送往出液组件。

12、可以理解的是,进液管可与镀液槽连接,通过泵体将镀液从镀液槽泵送往出液组件。

13、在上述的上砂装置中,所述出液组件包括: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连接于进液管上,且与所述进液管相通;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为多个且排列设置于出液管上,可供镀液输出。

14、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出液管与进液管连接,进液管移动可带动出液管同步移动,镀液从出液管上的出液孔流出,移动的出液管可形成矩形的上砂区域,对下方的金刚线上砂。

15、在上述的上砂装置中,所述出液管上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一伸缩套管,所述第一伸缩套管可伸缩以适配不同高度位置的金刚线。

16、可以理解的是,当金刚线处于较高或较低位置时,可以调节第一伸缩套管的伸缩长度,以使其适应金刚线的高度位置。

17、在上述的上砂装置中,所述出液管上设有水平方向的第二伸缩套管,所述第二伸缩套管可伸缩以适配不同分布区域宽度的金刚线。

18、可以理解的是,当金刚线所需上砂的数量较少时。可以调节第二伸缩套管的伸缩长度,以使其适应分布区域较窄的金刚线。

19、在上述的上砂装置中,所述检测组件上方且位于进液组件的移动路径外侧设有防撞块。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防撞块,防止检测组件检测失效,以最终保护手段,防止驱动机构继续驱动进液组件向外侧移动。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检测组件,可以检测进液组件朝一个方向移动是否移动过度,当进液组件到达设定的检测区后,可被检测组件扫描到并向外部的控制系统发送换向信号,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驱动机构改变驱动方向,或者当检测组件检测到进液组件仍未换向移动,则发出停机信号,使得驱动机构停止驱动,防止进液组件撞击其他工件而损坏;通过设置第一伸缩套管和第二伸缩套管,以使其适配不同位置高度、数量的金刚线;通过设置防撞块,防止检测组件检测失效,进一步降低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上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40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400)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机构(500),所述导向机构(500)设置于进液组件(100)一侧,可对其移动导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500)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组件(100)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组件(200)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210)上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一伸缩套管(211),所述第一伸缩套管(211)可伸缩以适配不同高度位置的金刚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210)上设有水平方向的第二伸缩套管(212),所述第二伸缩套管(212)可伸缩以适配不同分布区域宽度的金刚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400)上方且位于进液组件(100)的移动路径外侧设有防撞块(40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上砂装置,属于金刚线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上砂过程容易过度移动而碰撞其他工件的问题。本技术进液组件;出液组件,所述出液组件与进液组件相通;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进液组件一侧,可驱动所述进液组件和出液组件水平移动;以及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具有检测区,所述检测区设置于出液组件的移动路径上,所述检测组件可扫描出液组件并向外部的控制系统发送换向信号或停机信号。本技术通过设置检测组件,可以检测进液组件朝一个方向移动是否移动过度,当进液组件到达设定的检测区后,可被检测组件扫描到并向外部的控制系统发送换向信号或停机信号。

技术研发人员:邱文杰,苏剑,俞安洲,李善学,张耘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晶钰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