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周转临建用房的转角对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2033发布日期:2024-01-26 23:11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可周转临建用房的转角对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外墙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可周转临建用房的转角对接构造。


背景技术:

1、目前在临时用房建造时多采用多层外墙,以此提高对室内的保温效果和隔音效果,双层外墙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

2、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双层外墙的边角处直接裸露,第一外墙的边角容易遭到破环,存在有第二外墙使用寿命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第二外墙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可周转临建用房的转角对接构造。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可周转临建用房的转角对接构造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可周转临建用房的转角对接构造,包括双层外墙,双层外墙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固定连接,且第二墙体位于第一墙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设置有对接结构,对接结构包括第一护板与第二护板,第一墙体一侧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护板的一端插接适配的安装槽,第二护板与第一护板在安装槽外侧的部分固定连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第一护板的一侧插入安装槽内,第一护板的另一侧与第二护板对第二墙体的边角处抵接,以此对第二外墙的边角进行保护,使第二外墙的边角不易于被破坏,从而实现了提高第二外墙使用寿命的效果。

5、可选的,所述安装槽内相对设置有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相对的侧壁开设有倾斜面,安装板与第一墙体在安装槽处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使第一护板挤压倾斜面,以此对安装板进行挤压,从而使两个安装板向相互背离的方向运动,由此将第一护板插入安装槽内,进而使两个安装板对第一护板进行夹紧固定。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第一护板与第一墙体连接稳固的效果。

7、可选的,两个所述安装板相对的侧壁均固设有插块,第一护板在安装槽内的侧壁开设有与插块插接适配的插孔,且第一护板在安装槽内的一端设置为锥形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护板移动过程中,当第一护板与插块抵接后,通过锥形状挤压插块,由此使两个安装板继续向相互背离的方向运动,直至插块与插孔对齐后,弹簧释放弹力使插块与插孔插接适配。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第一护板在安装槽内不易于移动的效果。

9、可选的,所述对接结构还包括第三护板,第三护板与第一护板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护板对第一护板背离第二护板一侧的第二墙体边线进行包裹,以此对第二墙体的边线处进行保护,进一步实现了提高第二外墙使用寿命的效果。

11、可选的,所述第三护板朝向第二墙体一侧的侧壁固设有第一插杆,第一插杆贯穿相邻的第二墙体和第一墙体,且三者之间过盈配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插杆贯穿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且三者之间过盈配合,实现了第三护板与双层外墙之间不易于发生移动,从而实现了第三护板与双层外墙之间连接稳固的效果。

13、可选的,所述对接结构还包括第四护板,第四护板与第二护板远离第一护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护板对第一护板朝向第二护板一侧的第二墙体边线进行包裹,以此对第二墙体的边线处进行保护,进一步实现了提高第二外墙使用寿命的效果。

15、可选的,所述第四护板朝向第二墙体一侧的侧壁固设有第二插杆,第二插杆贯穿相邻的第二墙体和第一墙体,且三者之间过盈配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插杆贯穿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且三者之间过盈配合,实现了第四护板与双层外墙之间不易于发生移动,从而实现了第四护板与双层外墙之间连接稳固的效果

17、可选的,所述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设置有粘贴层。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贴层使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不易于发生移动,实现了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连接稳固的效果。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第一护板与第二护板对第二墙体的边角进行保护,实现了提高第二外墙使用寿命的效果;

21、2.第三护板对第一护板背离第二护板一侧的第二墙体边线进行包裹保护,进一步实现了提高第二外墙使用寿命的效果;

22、3.第四护板对第一护板朝向第二护板一侧的第二墙体边线进行包裹保护,进一步实现了提高第二外墙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可周转临建用房的转角对接构造,包括双层外墙(1),双层外墙(1)包括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第一墙体(11)与第二墙体(12)之间固定连接,且第二墙体(12)位于第一墙体(11)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11)与第二墙体(12)之间设置有对接结构(2),对接结构(2)包括第一护板(21)与第二护板(22),第一墙体(11)一侧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护板(21)的一端插接适配的安装槽(3),第二护板(22)与第一护板(21)在安装槽(3)外侧的部分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周转临建用房的转角对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内相对设置有两个安装板(31),两个安装板(31)相对的侧壁开设有倾斜面(311),安装板(31)与第一墙体(11)在安装槽(3)处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周转临建用房的转角对接构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板(31)相对的侧壁均固设有插块(312),第一护板(21)在安装槽(3)内的侧壁开设有与插块(312)插接适配的插孔(211),且第一护板(21)在安装槽(3)内的一端设置为锥形状(2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周转临建用房的转角对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结构(2)还包括第三护板(23),第三护板(23)与第一护板(21)远离安装板(31)的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周转临建用房的转角对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护板(23)朝向第二墙体(12)一侧的侧壁固设有第一插杆(231),第一插杆(231)贯穿相邻的第二墙体(12)和第一墙体(11),且三者之间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周转临建用房的转角对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结构(2)还包括第四护板(24),第四护板(24)与第二护板(22)远离第一护板(21)的一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周转临建用房的转角对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护板(24)朝向第二墙体(12)一侧的侧壁固设有第二插杆(241),第二插杆(241)贯穿相邻的第二墙体(12)和第一墙体(11),且三者之间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周转临建用房的转角对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11)与第二墙体(12)之间设置有粘贴层(4)。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可周转临建用房的转角对接构造,属于建筑外墙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双层外墙,双层外墙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固定连接,且第二墙体位于第一墙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设置有对接结构,对接结构包括第一护板与第二护板,第一墙体一侧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护板的一端插接适配的安装槽,第二护板与第一护板在安装槽外侧的部分固定连接,本申请具有提高第二外墙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姚文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振兴同创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