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影像方舱

文档序号:37378778发布日期:2024-03-22 10:31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影像方舱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影像方舱。


背景技术:

1、影像方舱通常采用在一体式方舱内部配置ct机的结构形式,能够在方舱内为伤病员提供ct扫描检查。尤其在战场前线、应急救援或野外环境下,影像方舱能够发挥其整体化强、机动性好等优势为伤病员提供及时、准确的ct扫描检查。

2、目前现有影像方舱包含车载ct方舱和固定式ct方舱。均配置一个扫描间和一个操作间,总面积大约为30平方米,空间有限、功能单一。而且,由于ct机属于精密仪器,在转运过程中极易发生结构损伤和破坏。因此目前现有的ct方舱普遍仅限于公路运输层面,而并不具备能够满足越野条件的隔震技术。

3、针对于以上影像方舱存在的缺陷,亟需一种具有大空间、多功能且具备较好隔震措施的影像方舱,能够在野外崎岖道路上进行转运而不会损伤内部ct机,以便为战场前线或应急救援时的伤病员们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医学影像检查。


技术实现思路

1、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影像方舱,能够在固有方舱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扩展,配备多种影像检查设备,以及优化的ct机隔震装置。旨在解决目前影像方舱空间有限、功能单一,且在转运过程中ct机易发生结构损伤和破坏的问题。具体
技术实现要素:
如下。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影像方舱,包括单扩方舱、医学影像检查设备、ct机隔震单元。

3、单扩方舱具有收拢状态和扩展状态;在收拢状态下,舱内空间为整体连通形式,用于收纳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在扩展状态下,单扩方舱向一侧展开,所述单扩方舱形成ct检查间和x射线检查间,用于为伤病员进行医学影像检查。

4、医学影像检查设备,收纳于单扩方舱内,包括ct机和x射线机。

5、ct机隔震单元,设置在单扩方舱的底壁与ct机之间,为t型结构,用于支撑ct机,以及在运输过程中降低ct机的震动损伤。

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ct机隔震单元包括隔震筏板;隔震筏板包括横板和纵板;横板一侧的中部与纵板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形成t形结构;隔震筏板的上端面与ct机的底部固定。

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ct机隔震单元还包括减震器;减震器数量大于等于4,为可弹性变形结构,其上端与隔震筏板的下端面固定,其下端通过支撑板与底壁连接;减震器用于减小单扩方舱在运输过程中ct机受到的前后、左右、侧向和上下方向的震动冲击。

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减震器为钢丝绳减震器,包括第一减震器、第二减震器、第三减震器、第四减震器、第五减震器、第六减震器和第七减震器。

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布置在隔震筏板左端;第三减震器和第四减震器布置在隔震筏板右端;第五减震器、第六减震器和第七减震器,分别布置在隔震筏板的前、中、后部位。

1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减震器和第三减震器的轴线均与单扩方舱的前进方向呈水平向右夹角5°~45°;第二减震器和第四减震器均与单扩方舱的前进方向呈水平向左夹角5°~45°。

1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ct机隔震单元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数量大于等于2,布置在隔震筏板的下端面,其下端通过支撑板与底壁连接,用于限制隔震筏板在震动中侧向的移动位置。

1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ct机隔震单元还包括上限位机构;上限位机构设置于ct机顶部与单扩方舱的顶壁之间,用于ct机顶部的位置限定。

1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单扩方舱的顶壁、底壁、前后方向的两侧壁以及左右方向的两侧壁均置有辐射防护板;单扩方舱在扩展状态下ct检查间和x射线检查间之间设有带舱门的隔板;隔板置有辐射防护板。

1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影像方舱还包括x射线机隔震单元;x射线机隔震单元,嵌入底壁,位于ct机一侧,其上端面与底壁上端面齐平;x射线机隔震单元采用钢丝绳减震器。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用新型提供的影像方舱,采用了单扩方舱的结构扩大了工作空间从而解决了原影像方舱空间有限的问题。在方舱内配备了ct机和x射线机医学影像检查设备,从而解决了原影像方舱功能单一的问题。为ct机配备了隔震单元,有效减小了震动,从而解决了在崎岖不平的路况下转运影像方舱过程中对ct机易造成结构损伤和破坏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影像方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扩方舱、医学影像检查设备、ct机隔震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ct机隔震单元包括隔震筏板;所述隔震筏板包括横板和纵板;所述横板一侧的中部与所述纵板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形成t形结构;所述隔震筏板的上端面与所述ct机的底部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ct机隔震单元还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数量大于等于4,为可弹性变形结构,其上端与所述隔震筏板的下端面固定,其下端通过支撑板与所述底壁连接;所述减震器用于减小所述单扩方舱在运输过程中ct机受到的前后、左右、侧向和上下方向的震动冲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为钢丝绳减震器,包括第一减震器、第二减震器、第三减震器、第四减震器、第五减震器、第六减震器和第七减震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影像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布置在所述隔震筏板左端;所述第三减震器和第四减震器布置在所述隔震筏板右端;所述第五减震器、第六减震器和第七减震器,分别布置在所述隔震筏板的前、中、后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影像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器和第三减震器的轴线均与所述单扩方舱的前进方向呈水平向右夹角5°~45°;第二减震器和第四减震器均与所述单扩方舱的前进方向呈水平向左夹角5°~4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ct机隔震单元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数量大于等于2,布置在所述隔震筏板的下端面,其下端通过支撑板与所述底壁连接,用于限制所述隔震筏板在震动中侧向的移动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ct机隔震单元还包括上限位机构;所述上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ct机顶部与所述单扩方舱的顶壁之间,用于ct机顶部的位置限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扩方舱的顶壁、底壁、前后方向的两侧壁以及左右方向的两侧壁均置有辐射防护板;所述单扩方舱在扩展状态下所述ct检查间和所述x射线检查间之间设有带舱门的隔板;所述隔板置有辐射防护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方舱还包括x射线机隔震单元;所述x射线机隔震单元,嵌入所述底壁,位于所述ct机一侧,其上端面与所述底壁上端面齐平;所述x射线机隔震单元采用钢丝绳减震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影像方舱。影像方舱包括单扩方舱、医学影像检查设备、CT机隔震单元。单扩方舱具有收拢状态和扩展状态;收拢状态下,舱内空间为整体联通形式,用于收纳医学影像检查设备;扩展状态下,形成CT检查间和X射线检查间,用于为伤病员进行医学影像检查。医学影像检查设备,收纳于单扩方舱,包括CT机、X射线机。CT机隔震单元,设置在单扩方舱的底壁与CT机之间,为T型结构,用于支撑CT机,以及在运输过程中降低CT机的震动损伤。本技术旨在解决目前影像方舱空间有限、功能单一,且在转运过程中CT机易发生结构损伤和破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懿男,苏琛,马军,张威,徐鹤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