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40388发布日期:2024-02-07 12:01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防护,具体是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设备。


背景技术:

1、建筑工程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是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目前,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工地上尘土飞扬,材料设备的堆放等因素,常采用防护围挡将施工区域进行笼罩,而传统围挡基本上是采用钢管焊框,衬以薄钢板,用水泥墩做脚。

2、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8234619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设备,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两个立柱与防护板,防护板设置于两个立柱之间,立柱的表面均匀的开设有四个安装槽,每个安装槽的内壁上均开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通孔,立柱的每一侧表面均开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通孔,两组第二通孔分别设置于安装槽的两侧,且两组第二通孔分别与两组第一通孔相连通,第一通孔的直径与第二通孔的直径相同,防护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横截面的形状与安装槽横截面的形状相同,安装板远离防护板的一端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匹配的第三通孔。

3、结合现有技术发现,通过立柱与防护板结合形成防护设备,如果先测量好距离后安装立柱,防护板不便于插接在两个立柱上,若依次安装立柱和防护板,立柱定位安装工作容易产生误差,容易造成返工,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另外多个防护板依次排列安装后,立柱与防护板间隔较为明显,不利于防护板整体平面化,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防护板外侧的装饰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设备,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底端两侧均固定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固定有与所述防护板背侧贴合的侧撑组件,所述防护板背侧边缘处固定有多个与所述侧撑组件连接的连接块,所述基座的前沿固定有与所述防护板底端侧壁贴合的前沿板,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多个锚孔,所述锚孔内插接有锚杆。

3、优选的,所述基座顶部靠近所述前沿板位置处固定有两个定位杆,所述防护板的底端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杆适配的装配孔。

4、优选的,所述侧撑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框架,所述框架底端远离所述防护板的一侧固定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底端与所述基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基座上固定有两个定位柱,所述框架的底端套设在所述定位柱上,所述定位柱的顶端通过螺纹套设有螺套。

5、优选的,所述框架的侧边缘处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块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块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孔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框架呈矩形,所述框架内侧安装有横杆。

7、优选的,所述定位柱、所述定位杆以及所述锚杆表面均涂覆有防锈涂层。

8、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9、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锚孔能够将锚杆安装在基座上,利用锚杆将基座安装在固定位置上,根据不同宽度的防护板来设置基座之间的间距,将防护板底端速装在基座上,增加防护板装配在基座上的速度以及准确度,避免防护板安装时产生误差,再利用连接块将防护板与侧撑组件固定连接,实现防护板快速组装工作目的,多个防护板能够整体形成一道防护,侧撑组件隐藏在防护板背后,施工人员可以在防护板外侧进行装饰,使得装置整体平面化,更加美观;

10、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杆能够对基座上的两个防护板进行底端连接工作,使得多个防护板配合基座能够连接成一个整体,便于装配,还能够通过框架能够配合支撑脚对防护板背侧进行连接支撑工作,提高防护板支撑置放工作的稳定性,另外定位柱能够便于对框架进行定位装配工作,方便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设备,包括防护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底端两侧均固定有定位组件(2),所述定位组件(2)包括基座(21),所述基座(21)上固定有与所述防护板(1)背侧贴合的侧撑组件(3),所述防护板(1)背侧边缘处固定有多个与所述侧撑组件(3)连接的连接块(6),所述基座(21)的前沿固定有与所述防护板(1)底端侧壁贴合的前沿板(4),所述基座(21)上开设有多个锚孔(22),所述锚孔(22)内插接有锚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1)顶部靠近所述前沿板(4)位置处固定有两个定位杆(24),所述防护板(1)的底端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杆(24)适配的装配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撑组件(3)包括安装在所述基座(21)上的框架(31),所述框架(31)底端远离所述防护板(1)的一侧固定有支撑脚(33),所述支撑脚(33)底端与所述基座(2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基座(21)上固定有两个定位柱(23),所述框架(31)的底端套设在所述定位柱(23)上,所述定位柱(23)的顶端通过螺纹套设有螺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1)的侧边缘处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块(6)相对应的连接孔(7),所述连接块(6)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孔(7)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1)呈矩形,所述框架(31)内侧安装有横杆(3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23)、定位杆(24)以及所述锚杆(5)表面均涂覆有防锈涂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设备,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底端两侧均固定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固定有与所述防护板背侧贴合的侧撑组件,所述防护板背侧边缘处固定有多个与所述侧撑组件连接的连接块,所述基座的前沿固定有与所述防护板底端侧壁贴合的前沿板,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多个锚孔,所述锚孔内插接有锚杆,本技术根据不同宽度的防护板来设置基座之间的间距,将防护板底端速装在基座上,增加防护板装配在基座上的速度以及准确度,避免防护板安装时产生误差。

技术研发人员:肖睿,陈杰,易善山,王咏刚,宋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业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0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