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柱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79075发布日期:2024-03-22 10:31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柱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铁路建设,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柱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心城市不断在向四周辐射,轨道交通建设的紧迫性也在增加,各地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热情日渐高涨。与地铁相关的车辆段检修基地也在大批量建设,停车场库内柱式检查坑整体道床作为检修坑常用的轨道结构形式,因其精度高、工期紧、安全性要求高而日益引起重视。传统地铁中车辆段内立柱式检查坑地段的立柱大多采用现场立模现浇混凝土的方法,整个过程中的运轨、架轨、调轨、浇筑已无法满足施工需求,为尽可能达到简约化、规范化、科学化要求,同时以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为目标,目前设计出采用拼装预制短柱的方法,极大程度上确保了施工质量及进度。

2、柱式检查坑道床架轨完成后,需将预制柱安装至扣件上,普通预制柱重达250kg,使用人力很难将其精确安装,而且车辆段柱式检查坑道床较长,预制柱安装多达5800余根,仅通过人力进行安装施工效率低,因此在安装时通常需配合机械设备,然而现有技术中针对预制柱安装的设备仍较为欠缺,难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制柱安装装置,施工安全性高,操作简便,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预制柱安装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用于放置预制柱;顶部框架,所述顶部框架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部,所述顶部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吊装所述预制柱的挂耳;立柱,所述立柱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立柱的底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顶端与所述顶部框架固定连接;围栏,所述围栏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中部,所述围栏与所述立柱活动连接,且所述围栏用于固定所述预制柱。

3、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与所述底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为三角形结构。

4、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立柱并列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端。

5、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钢板,所述底板的尺寸为长度400mm、宽度400mm、厚度8mm。

6、进一步地,所述围栏包括两个l形板,两个所述l形板的一端通过插销活动连接并构成u形结构,两个所述l形板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柱的中部铰接连接且两个所述l形板均可以进行水平旋转。

7、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框架为三角形结构,所述顶部框架包括横梁和两个纵梁,两个所述纵梁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横梁的两端,两个所述纵梁的另一端相交设置,且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框架为正方形结构,所述顶部框架包括两个横梁和两个纵梁,两个所述横梁相对设置,其中一个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两个所述纵梁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横梁分别垂直连接两个所述纵梁。

9、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立柱和两个所述纵梁均为工字钢制成。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板以及围栏,保证在施工期间吊装预制柱时更安全、更稳定,避免预制柱脱落,造成安全事故。

12、2、本实用新型应用在轨道预制柱施工过程中,使预制柱的吊装过程更简便,一般安装每根预制柱仅需3分钟,提高了预制柱的安装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工效提升显著,人力投入大幅下降,节约了施工成本。

13、3、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车辆段库内柱式检查坑道床施工,优化解决了预制柱安装的施工难点问题,随着柱式检查坑预制柱施工占比逐步上升,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14、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柱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柱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与所述底板(1)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固板(6),所述加固板(6)为三角形结构。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柱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立柱(2)并列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一端。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柱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钢板,所述底板(1)的尺寸为长度400mm、宽度400mm、厚度8mm。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柱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4)包括两个l形板,两个所述l形板的一端通过插销(7)活动连接并构成u形结构,两个所述l形板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柱(2)的中部铰接连接且两个所述l形板均可以进行水平旋转。

6.按照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一种预制柱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框架(3)为三角形结构,所述顶部框架(3)包括横梁(31)和两个纵梁(32),两个所述纵梁(32)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横梁(31)的两端,两个所述纵梁(32)的另一端相交设置,且所述横梁(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柱(2)的顶端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一种预制柱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框架(3)为正方形结构,所述顶部框架(3)包括两个横梁(31)和两个纵梁(32),两个所述横梁(31)相对设置,其中一个所述横梁(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柱(2)的顶端连接,两个所述纵梁(32)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横梁(31)分别垂直连接两个所述纵梁(32)。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制柱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柱(2)和两个所述纵梁(32)均为工字钢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柱安装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用于放置预制柱;顶部框架,所述顶部框架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部,所述顶部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吊装所述预制柱的挂耳;立柱,所述立柱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立柱的底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顶端与所述顶部框架固定连接;围栏,所述围栏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中部,所述围栏与所述立柱活动连接,且所述围栏用于固定所述预制柱。本技术施工安全性高,操作简便,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许哲丰,李世国,樊献友,杨佳斌,纪新新,王虎,陆亚楠,王刚产,杜秉泽,宋强,陈润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车城市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