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电力抢修塔上的双铰接底部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5419发布日期:2024-03-05 12:0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在电力抢修塔上的双铰接底部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输电线路安装设计,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电力抢修塔上的双铰接底部支座。


背景技术:

1、电力抢修塔广泛地应用在35kv~220kv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杆塔故障的抢修工作中,具有模块化、质量轻、抢修时间短等特点。抢修过程中需要在抢修塔下部设置支座,将上部导地线、铁塔荷载传递至地基上,且满足抢修模块平卧式组装和旋转树立的安装要求,节省抢修时间。常见的支座型式有固定式、单铰接、万能转向式等,固定式支座只能进行抢修塔模块的垂直安装,组立的难度较大、时间较长;单铰接、万能转向式支座的端部构件较集中,适用的荷载条件较小。常见支座结构的底板尺寸较小,在地质条件较差时需要进一步对地基条件进行处理,影响电力抢修的整体工期;如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电力输电线路快速转供电抢修塔”,公开号cn211736609u,其中记载有包括塔体,塔体包括底座、塔脚、多个塔柱及塔头,塔脚位于底座的上方,且塔脚的下端通过底座连接铰链与底座固定连接,结合说明书附图可以看出,该技术方案中支座即为现有常用的单铰接方式,支座结构具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支座作为最终承力构件,如何改善或加强,提高抢修塔底部支座的承载力和刚度,且便于上部模块的安装和组立是电力抢修塔改进的一个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应用在电力抢修塔上的双铰接底部支座,在满足平卧式组立、旋转树立的施工要求下,采用两个铰接数量,加大了支座底板尺寸,具有更好的地质条件适用性;采用双铰接型式的底部支座,上部模块的连接构件之间空间宽敞,便于与上部模块构件的连接,且提高了结构的整体刚度,确保抢修塔底部支撑的安全可靠。

2、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应用在电力抢修塔上的双铰接底部支座,由配套使用的承载底座、两个对称的上部连接件、圆柱螺栓、连接角钢、螺栓孔等组成;其中,

4、所述承载支座包括底板、竖板,平行于底板短边方向竖直设置有两块竖板,两块竖板上对应预留开有和上部连接件铰接的铰接安装孔ⅰ。

5、所述上部连接件包括铰接连接板、安装平板、支撑板ⅰ、支撑板ⅱ,在安装平板的下表面中心且垂直安装平板设置有两块互相平行的铰接连接板,铰接连接板上均预留开有铰接安装孔ⅱ,在安装平板的上表面垂直设置有支撑板ⅰ,支撑板ⅰ内侧设置对称设置有两块有支撑板ⅱ;

6、承载支座和2个的上部连接件之间通过2个圆柱螺栓连接,圆柱螺栓穿过竖板上的铰接安装孔ⅰ和铰接连接板上的铰接安装孔ⅱ。

7、2个上部连接件之间通过连接角钢进行连接。

8、优选的是,还包括加强板,加强板平行于底板焊接在两块竖板之间,用于侧向支撑竖板。

9、优选的是,还包括加强三角板,支撑板ⅰ外侧设置有加强三角板。

10、优选的是,在所述支撑板ⅰ、支撑板ⅱ上预留有螺栓孔。

11、优选的是,所述铰接连接板两侧焊接有筋板进行加强。

12、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固定式支座仅能竖直组立、单铰接或万能转角支座端部刚度较弱等缺点,且能提供较大的支撑底板面积,具有良好的地基适应能力。

13、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的抢修工作中,具有组装方便、承载能力强、适用性较好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在电力抢修塔上的双铰接底部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承载支座(100)、两个上部连接件(200)、连接角钢(9)、圆柱螺栓(11),所述承载支座(100)包括底板(1)、竖板(2),平行于底板(1)短边方向竖直设置有两块竖板(2),两块竖板(2)上对应预留开有和上部连接件(200)铰接的铰接安装孔ⅰ(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电力抢修塔上的双铰接底部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3),加强板(3)平行于底板(1)焊接在两块竖板(2)之间,用于侧向支撑竖板(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电力抢修塔上的双铰接底部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三角板(8),支撑板ⅰ(6)外侧设置有加强三角板(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电力抢修塔上的双铰接底部支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板ⅰ(6)、支撑板ⅱ(7)上预留有螺栓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电力抢修塔上的双铰接底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连接板(4)两侧焊接有筋板(10)进行加强。


技术总结
一种应用在电力抢修塔上的双铰接底部支座,由配套使用的承载底座、两个对称的上部连接件、圆柱螺栓、连接角钢、螺栓孔等组成;承载支座包括底板、竖板,上部连接件包括铰接连接板、安装平板、支撑板Ⅰ、支撑板Ⅱ,在安装平板的上表面垂直设置有支撑板Ⅰ,支撑板Ⅰ内侧设置对称设置有两块有支撑板Ⅱ;承载支座和2个的上部连接件之间通过2个圆柱螺栓连接,2个上部连接件之间通过连接角钢进行连接。本技术能有效解决固定式支座仅能竖直组立、单铰接或万能转角支座端部刚度较弱等缺点,且能提供较大的支撑底板面积,具有良好的地基适应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谭莲飞,杨智军,刘磊,段然,符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6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