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集成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66416发布日期:2024-02-02 20:4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集成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块化建筑,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集成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1、装配式模块集成建筑是装配式建筑的最高形态,其可以将结构、机电、装修等在工厂预制,然后将模块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这一技术的核心是将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减少现场作业,将建筑业向制造业转型升级。

2、然而在现有的墙模与楼板连接时,采用通常螺栓连接,以增强楼板之间的连接,这就会导致连接时不稳固,防水性能差,在二次浇筑时容易出现漏浆现象,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集成建筑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集成建筑结构,包括:预制墙模、预制楼板、与预制墙模和预制楼板连接的连接机构、二次浇筑连接区;

4、所述预制墙模伸入二次浇筑连接区一段距离;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搭接钢筋一、塔接钢筋二;所述搭接钢筋一一端置于预制墙模内,另一端置于二次浇筑连接区内;所述塔接钢筋二一端置于预制楼板内,另一端置于二次浇筑连接区内.

5、优选的,所述预制墙模内还预埋有钢筋,该钢筋与搭接钢筋一垂直,所述搭接钢筋一呈为l型。

6、优选的,所述模块化集成建筑结构还包括混凝土浇筑外墙;所述混凝土浇筑外墙两端与预制墙模连接,侧面与二次浇筑连接区连接。

7、优选的,所述模块化集成建筑结构还包括减重混凝土浇筑内墙、混凝土浇筑内墙、混凝土墙体;所述减重混凝土浇筑内墙一端与预制墙模连接,另一端与混凝土浇筑内墙一端连接;所述混凝土浇筑内墙另一端与混凝土墙体连接;

8、所述减重混凝土浇筑内墙、混凝土浇筑内墙、混凝土墙体侧面与二次浇筑连接区连接。

9、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浇筑外墙置于二次浇筑连接区左侧,所述减重混凝土浇筑内墙置于二次浇筑连接区上侧,所述混凝土浇筑内墙置于二次浇筑连接区右侧;所述混凝土墙体置于二次浇筑连接区下侧。

10、优选的,所述预制墙模伸入二次浇筑连接区的距离为10mm-20mm。

1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预制墙模与预制楼板通过后浇位,进行钢筋搭接方式来连接,加强结构整体性,提高模块化集成建筑体系的防水性能,制墙模伸入二次浇筑连接区内部10mm-20mm,防止二次浇筑时出现漏浆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集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墙模、预制楼板、与预制墙模和预制楼板连接的连接机构、二次浇筑连接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集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模内还预埋有钢筋,该钢筋与搭接钢筋一垂直,所述搭接钢筋一呈为l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集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集成建筑结构还包括混凝土浇筑外墙;所述混凝土浇筑外墙两端与预制墙模连接,侧面与二次浇筑连接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集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集成建筑结构还包括减重混凝土浇筑内墙、混凝土浇筑内墙、混凝土墙体;所述减重混凝土浇筑内墙一端与预制墙模连接,另一端与混凝土浇筑内墙一端连接;所述混凝土浇筑内墙另一端与混凝土墙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集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浇筑外墙置于二次浇筑连接区左侧,所述减重混凝土浇筑内墙置于二次浇筑连接区上侧,所述混凝土浇筑内墙置于二次浇筑连接区右侧;所述混凝土墙体置于二次浇筑连接区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集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模伸入二次浇筑连接区的距离为10mm-20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模块化集成建筑结构,包括:预制墙模、预制楼板、与预制墙模和预制楼板连接的连接机构、二次浇筑连接区;所述预制墙模伸入二次浇筑连接区一段距离;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搭接钢筋一、塔接钢筋二;所述搭接钢筋一一端置于预制墙模内,另一端置于二次浇筑连接区内;所述塔接钢筋二一端置于预制楼板内,另一端置于二次浇筑连接区内。本技术预制墙模与预制楼板通过后浇位,进行钢筋搭接方式来连接,加强结构整体性,提高模块化集成建筑体系的防水性能,制墙模伸入二次浇筑连接区内部10mm‑20mm,防止二次浇筑时出现漏浆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国,宋永华,谭军俊,施宇亮,刘少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5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