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端板后锚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04984发布日期:2024-02-22 21:03阅读:15来源:国知局
钢筋端板后锚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构件,具体来说,涉及钢筋端板后锚固结构。


背景技术:

1、后锚固即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在既有混凝土结构上的锚固,具有结构稳定、施工简便、使用灵活等优点,随着产品种类的丰富、费用的降低,施工技术的普及,混凝土后锚固技术由初期仅限于改造、结构加固项目逐步在新建工程中被广泛采用。

2、现有技术公开了公开号为:cn218029172u一种钢筋端板后锚固装置,包括注浆孔、排气孔、螺旋钢筋、连接套筒、钢锚板、结构构件、结构构件基材、后锚固钢筋和孔道,使用时,孔道为在既有结构构件基材中钻孔成形,靠近钢锚板侧适当增大孔径,以便新加或被加固的结构构件内的后锚固钢筋与钢筋连接套筒连接,安装完毕后通过注浆孔注入高强无机灌浆料,当高强无机灌浆料在排气孔中持续排除时,施工完毕,钢锚板与既有结构构件基材形成整体无需拆除,可将新加或被加固的结构构件内的后锚固钢筋所受拉力转换为压力作用在既有结构构件基材上,充分利用既有结构构件基材较高的抗压强度,进而使该后锚固技术的锚固性能好、锚固强度高。

3、上述实用新型,实际使用之前,需要使用钻孔装置在结构构件基材上开孔,但无标记结构,当开孔尺寸较大时,无法对钢锚板进行稳定卡接使用,当开孔尺寸较小时,无法将钢锚板插入孔洞内部,降低此实用新型的使用实用性。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钢筋端板后锚固结构,具备标记结构,能够事先对预期开孔的位置进行尺寸标记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具备标记结构,能够事先对预期开孔的位置进行尺寸标记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钢筋端板后锚固结构,包括基件和结构构件,所述基件的一侧开设有孔洞,且孔洞的内部设置有钢锚板,并且钢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套筒和螺旋钢筋,所述连接套筒的内部贯穿有后锚固钢筋,所述钢锚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框板,且连接框板的侧壁滑动套接有海绵框板,所述连接框板的侧壁固定套接有固定框板,且固定框板的一侧均开设有两组导孔,并且两组所述导孔的内部均滑动贯穿有t形导杆,两组所述t形导杆的一端端部焊接有移动框板,两组所述t形导杆的侧壁均套接有伸缩弹簧,所述钢锚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两组储存盒,且两组所述储存盒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盖,所述海绵框板与移动框板通过胶水粘接。

6、进一步的,两组所述t形导杆限位端的竖截面长度大于两组所述伸缩弹簧的竖截面直径长度。

7、进一步的,两组所述储存盒的内部均设置有粉笔末。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板的一端通过胶水粘接有磁铁框板,所述连接框板的前后端面均开设有两组贯穿孔,且两组所述贯穿孔的内部均滑动贯穿有连接杆,并且两组所述连接杆的远离端均焊接有把手,两组所述连接杆的相向端均焊接有斜块。

9、进一步的,两组所述把手的竖截面长度大于两组所述贯穿孔的直径长度。

10、进一步的,所述钢锚板的一侧开设有注浆孔和排气孔。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钢筋端板后锚固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海绵框板,实际使用钢筋端板后锚固结构之前,操作工人用手移动钢锚板,当连接框板移至预期位置时,操作工人用手横移移动框板,分别带动海绵框板和两组t形导杆做同步运动,此过程中,固定框板和两组t形导杆会挤压两组伸缩弹簧,当海绵框板接触基件时,可在其表面留有标记,当标记完毕后,操作工人松开移动框板,两组伸缩弹簧受自身弹力作用,通过推动两组t形导杆使移动框板和海绵框板复位,等待下次使用,操作工人开合两组密封盖,可将两组储存盒内部的粉笔末倒在地面,便于海绵框板表面沾有粉笔末,通过设置的海绵框板,具备标记结构,能够事先对预期开孔的位置进行尺寸标记,提高了钢筋端板后锚固结构的使用实用性。

14、(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连接框板,当需要运输钢筋端板后锚固结构时,操作工人可将磁铁框板放在运输箱内部底面,磁铁框板利用自身磁力,可使钢锚板稳定固定,保障钢锚板运输的稳定性,当需要搬移钢锚板时,操作工人用手相互远离两组把手,分别通过两组连接杆带动两组斜块做同步运动,两组斜块可沿倾斜面翘起磁铁框板,当磁铁框板与运输箱分离时,操作工人此时可用手搬移钢锚板,通过设置的连接框板,能够保障钢锚板的运输稳定性,为钢筋端板后锚固结构的运输使用带来一种安全保障。



技术特征:

1.钢筋端板后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件(1)和结构构件(2),所述基件(1)的一侧开设有孔洞(3),且孔洞(3)的内部设置有钢锚板(4),并且钢锚板(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套筒(5)和螺旋钢筋(6),所述连接套筒(5)的内部贯穿有后锚固钢筋(7),所述钢锚板(4)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框板(8),且连接框板(8)的侧壁滑动套接有海绵框板(9),所述连接框板(8)的侧壁固定套接有固定框板(10),且固定框板(10)的一侧均开设有两组导孔(11),并且两组所述导孔(11)的内部均滑动贯穿有t形导杆(12),两组所述t形导杆(12)的一端端部焊接有移动框板(14),两组所述t形导杆(12)的侧壁均套接有伸缩弹簧(13),所述钢锚板(4)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两组储存盒(15),且两组所述储存盒(15)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盖(16),所述海绵框板(9)与移动框板(14)通过胶水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端板后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t形导杆(12)限位端的竖截面长度大于两组所述伸缩弹簧(13)的竖截面直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端板后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储存盒(15)的内部均设置有粉笔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端板后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板(8)的一端通过胶水粘接有磁铁框板(17),所述连接框板(8)的前后端面均开设有两组贯穿孔(18),且两组所述贯穿孔(18)的内部均滑动贯穿有连接杆(19),并且两组所述连接杆(19)的远离端均焊接有把手(20),两组所述连接杆(19)的相向端均焊接有斜块(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端板后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把手(20)的竖截面长度大于两组所述贯穿孔(18)的直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端板后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锚板(4)的一侧开设有注浆孔和排气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钢筋端板后锚固结构,包括基件和结构构件,所述基件的一侧开设有孔洞,且孔洞的内部设置有钢锚板,并且钢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套筒和螺旋钢筋,所述连接套筒的内部贯穿有后锚固钢筋,所述钢锚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框板,且连接框板的侧壁滑动套接有海绵框板,所述连接框板的侧壁固定套接有固定框板,且固定框板的一侧均开设有两组导孔,并且两组所述导孔的内部均滑动贯穿有T形导杆,两组所述T形导杆的一端端部焊接有移动框板。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了海绵框板,通过设置的海绵框板,具备标记结构,能够事先对预期开孔的位置进行尺寸标记,提高了钢筋端板后锚固结构的使用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建章,焦少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鑫荣重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