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围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20374发布日期:2024-03-25 19:08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围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围栏组件,属于围栏。


背景技术:

1、房屋建筑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及室内外装修工程。在房建施工现场,需要通过防护围栏将工地与外部进行隔离。

2、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16476677u中公开的一种房建用防护围栏组件,虽然,该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的固定件、插管、插杆、螺纹柱和固定螺母,可以将立柱、横杆和地脚进行可拆卸连接,具有安拆方便,稳定性好,可循环使用,外观效果优良,并且可实现废料的回收利用的优点,相较传统的工艺,可节约大量施工材料,加快了施工进度,符合绿色安全文明的施工要求。

3、但是,该房建用防护围栏组件,具有以下的缺点:不容易对外部人员进行警示,外部人员靠近或者进入房建现场内部,会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护围栏组件。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护围栏组件,所述围栏主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顶板、固定座,所述顶板上设有太阳能组件、警示灯,所述太阳能组件与警示灯电连接,太阳能组件为警示灯提供电源。

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太阳能组件包括太阳能板、逆变器、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电性连接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电性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警示灯电性连接。

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围栏主体包括主围栏和上下滑动安装在主围栏内的升降围栏,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升降围栏顶端,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主围栏底端。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主围栏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框以及与连接框配合的连接条。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框的表面沿轴向等距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贯穿有螺栓,所述连接条的表面沿轴向等距开设有若干个与螺栓相适配的连接孔。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主围栏下半部、升降围栏上半部上均设有通风网。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主围栏顶部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内部螺纹贯穿有调节螺栓;所述升降围栏的表面沿轴向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调节螺栓相适配。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顶板通过第二螺栓连接在升降围栏顶端。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防护围栏组件,通过太阳能组件的设置,在围栏进行防护时,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能,通过逆变器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为警示灯提供电源,警示灯进行警示,避免外部人员靠近进入到施工现场,通过太阳能提供电源,节省了能源。

12、2、该防护围栏组件,通过升降围栏的设置,调节升降围栏的高度,使其在主围栏的内部升降,高度合适后,拧动调节螺栓,将升降围栏固定,从而达到了调节防护围栏高度的效果,通风网减小风阻,避免大风导致倾倒。

13、3、该防护围栏组件,通过连接框和连接条的设置,在对两组围栏进行拼接安装时,将连接条插入连接框内,拧动螺纹栓进行固定,从而达到了方便对防护围栏进行拼接安装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护围栏组件,包括围栏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主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顶板(8)、固定座(1),所述顶板(8)上设有太阳能组件(9)、警示灯(10),所述太阳能组件(9)与警示灯(10)电连接,太阳能组件(9)为警示灯(10)提供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围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组件(9)包括太阳能板(901)、逆变器(902)、蓄电池(903),所述太阳能板(901)电性连接有逆变器(902),所述逆变器(902)电性连接有蓄电池(903),所述蓄电池(903)与警示灯(10)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围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围栏(2)下半部、升降围栏(5)上半部上均设有通风网(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围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围栏(2)顶部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内部螺纹贯穿有调节螺栓(12);所述升降围栏(5)的表面沿轴向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调节螺栓(12)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围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8)通过第二螺栓(7)连接在升降围栏(5)顶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围栏组件,属于围栏技术领域。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护围栏组件,包括围栏主体,所述围栏主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顶板、固定座,所述顶板上设有太阳能组件、警示灯,所述太阳能组件与警示灯电连接,太阳能组件为警示灯提供电源。该防护围栏组件,通过太阳能组件的设置,在围栏进行防护时,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能,通过逆变器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为警示灯提供电源,警示灯进行警示,避免外部人员靠近进入到施工现场,通过太阳能提供电源,节省了能源。

技术研发人员:杨逍翀,蒋慧中,迟元杰,王艺尧,李福宝,李清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9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