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间用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9549发布日期:2024-03-18 17:02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空间用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空间用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1、室内中庭是指建筑内部的庭院空间,具有连接室内、室外的作用,多见于大型商场、别墅中。室内中庭可以在建筑设计中营造一种与外部空间即隔离有融合的特有形式,是建筑物内部环节分享外部自然环境的一种方式。人们可以在室内中庭中欣赏风景,呼吸新鲜空气,以此缓解疲劳。

2、一些大型建筑内超高的中庭需要在中庭顶部施工时,需要在中庭内搭设一个施工平台,大型建筑内中庭面积有的可达数千平米,高度可达二十多米,如此巨大空间,若是搭设满堂手脚架平台,会造成巨大的施工成本,现在施工采用钢管搭设一个面积三十平米左右、高度十几到二十几的脚手架平台,并在脚手架平台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以便于移动。

3、但是,这中钢管搭设的移动平台整体体积和重量都十分巨大,承重的重量会为万向轮的转向带来巨大的摩擦力,容易造成平台转向困难,巨大的重量容易造成万向轮变形甚至损坏,且由于该施工平台高度过高,在移动时容易发生晃动甚至发生倾倒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空间用作业平台,以解决钢管搭设的超高超大的移动平台转向困难和移动时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空间用作业平台,其包括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所述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底部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的四侧均设置有斜撑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钢水平工字钢,所述钢水平工字钢上侧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上端能够与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的立管的下端口插接,所述钢水平工字钢下侧安装有万向轮组件。

3、所述斜撑机构包括斜撑工字钢,所述斜撑工字钢上端铰接有第一扣件,所述第一扣件能够与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的立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扣件下端焊接有竖立的支撑槽钢,所述支撑槽钢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钢板,所述支撑槽钢上设置辅助移动组件,所述斜撑工字钢中下部与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的立管之间设置有对拉组件。

4、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高空间用作业平台,进一步:所述万向轮组件包括固定钢板,所述固定钢板上侧通过螺栓与钢水平工字钢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钢板下侧固定连接有钢转动柱,所述钢转动柱下端套设有钢套,所述钢转动柱外侧壁固定设置在轴承内圈的内侧,所述轴承外圈与钢套上端口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钢转动柱的底端与钢套内底端之间对称开设有环形滑槽,上下两个所述环形滑槽之间放置有若干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钢珠,所述钢套下侧固定连接钢架,所述钢架内侧下端转动连接有转轮。

5、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高空间用作业平台,进一步:所述钢转动柱底端中部开设有圆孔,所述钢套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圆孔内的钢圆柱,所述钢圆柱的外壁与圆孔的内壁转动连接。

6、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高空间用作业平台,进一步:所述对拉组件包括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外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双向螺纹杆在把手左右两端的螺纹结构的朝向相反,所述双向螺纹杆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拉管,所述第一拉管远离双向螺纹杆的一端与斜撑工字钢铰接,所述双向螺纹杆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拉管,所述第二拉管远离双向螺纹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扣件,所述第二扣件能够与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的立管固定连接。

7、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高空间用作业平台,进一步:所述辅助移动组件包括两个挡位槽,两个所述挡位槽分别开设于支撑槽钢两个相对侧壁的底部,两个所述挡位槽内共同滑动且转动连接有活动转轴,所述活动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两个所述移动轮分别位于支撑槽钢的两侧,所述挡位槽包括第一竖槽和第二竖槽,所述第一竖槽的顶端高于第二竖槽的顶端,所述第一竖槽的底端与第二竖槽的底端连通。

8、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高空间用作业平台,进一步:所述第二竖槽顶端的宽度大于活动转轴直径的两倍。

9、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高空间用作业平台,进一步:所述支撑钢板的下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防滑条纹。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中万向轮组件通过钢珠的设置避免了钢转动柱底部与钢套之间的直接摩擦,并通过轴承的设置大大减小了钢转动柱外侧壁与钢套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为转轮提供了灵敏的转向能力,进而为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提供了灵敏的转向能力,且万向轮组件主体为厚实且牢固的钢制品,在钢水平工字钢的配合下为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提供稳固的支撑基础和移动功能。

12、2、本实用新型中在需要固定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时,斜撑工字钢能够通过对拉组件和辅助移动组件的配合使支撑钢板承受斜撑力并紧贴地面,通过支撑钢板与地面的摩擦力使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固定住,在需要移动时,斜撑工字钢能够通过对拉组件和辅助移动组件的配合使移动轮紧贴地面并承受斜撑力,并在移动机构的配合下使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能够被人力推动,且在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移动时,斜撑机构通过斜撑工字钢、对拉组件和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立杆之间稳固的三角结构持续为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提供斜撑稳定的功能,防止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倾倒的状况。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空间用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1),所述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1)底部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1)的四侧均设置有斜撑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钢水平工字钢(2),所述钢水平工字钢(2)上侧固定连接有插杆(3),所述插杆(3)上端能够与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1)的立管的下端口插接,所述钢水平工字钢(2)下侧安装有万向轮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间用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组件包括固定钢板(8),所述固定钢板(8)上侧通过螺栓与钢水平工字钢(2)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钢板(8)下侧固定连接有钢转动柱(9),所述钢转动柱(9)下端套设有钢套(10),所述钢转动柱(9)外侧壁固定设置在轴承(11)内圈的内侧,所述轴承(11)外圈与钢套(10)上端口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钢转动柱(9)的底端与钢套(10)内底端之间对称开设有环形滑槽,上下两个所述环形滑槽之间放置有若干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钢珠(12),所述钢套(10)下侧固定连接钢架(13),所述钢架(13)内侧下端转动连接有转轮(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空间用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转动柱(9)底端中部开设有圆孔(15),所述钢套(10)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圆孔(15)内的钢圆柱(16),所述钢圆柱(16)的外壁与圆孔(15)的内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间用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组件包括双向螺纹杆(17),所述双向螺纹杆(17)外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8),所述双向螺纹杆(17)在把手(18)左右两端的螺纹结构的朝向相反,所述双向螺纹杆(17)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拉管(19),所述第一拉管(19)远离双向螺纹杆(17)的一端与斜撑工字钢(4)铰接,所述双向螺纹杆(17)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拉管(20),所述第二拉管(20)远离双向螺纹杆(17)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扣件(21),所述第二扣件(21)能够与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1)的立管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间用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移动组件包括两个挡位槽(22),两个所述挡位槽(22)分别开设于支撑槽钢(6)两个相对侧壁的底部,两个所述挡位槽(22)内共同滑动且转动连接有活动转轴(23),所述活动转轴(2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24),两个所述移动轮(24)分别位于支撑槽钢(6)的两侧,所述挡位槽(22)包括第一竖槽(25)和第二竖槽(26),所述第一竖槽(25)的顶端高于第二竖槽(26)的顶端,所述第一竖槽(25)的底端与第二竖槽(26)的底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空间用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槽(26)顶端的宽度大于活动转轴(23)直径的两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间用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板(7)的下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防滑条纹(2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空间用作业平台,包括: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所述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底部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的四侧均设置有斜撑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钢水平工字钢,所述钢水平工字钢上侧固定连接有插杆;本技术中万向轮组件通过钢珠的设置避免了钢转动柱底部与钢套之间的直接摩擦,并通过轴承的设置大大减小了钢转动柱外侧壁与钢套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为转轮提供了灵敏的转向能力,进而为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提供了灵敏的转向能力,且万向轮组件主体为厚实且牢固的钢制品,在钢水平工字钢的配合下为钢管脚手架平台主体提供稳固的支撑基础和移动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郑春,耿怀欣,李长春,黄旭,张展旗,孙子龙,贺永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5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