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挂式装饰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65299发布日期:2024-01-23 10:53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挂式装饰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装饰板,具体涉及一种背挂式装饰板结构。


背景技术:

1、当前建筑行业对外立面的造型都是日新月异,传统的幕墙结构造型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各种行业标准限定等原因,这时保温装饰一体板系统以成本低而得到广大的认同和推广,装饰板是一种人造板材,是用多种专用纸张经过化学处理后,用高温高压胶合剂制成的热固性层积塑料,版面具有各种木纹或图案,光亮平整,色泽鲜艳美观,同时具有较高的耐磨、耐热、耐寒、防火等良好的物理性能,现在许多高级房舍的墙壁、屋顶,制作讲究的柜、橱、桌、床,精密仪器的工作台,实验室的实验台、电视机、收音机以及其他广播电讯设备的外壳,大都采用这种新型的装饰板。

2、现有技术中的装饰板在安装时,现场施工人员仅凭个人手感及经验开孔,存在操作误差,在操作过程中容易损坏一体板面板或开孔尺寸无法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存在一定的操作误差,并对施工质量存在一定影响,因此继续一种背挂式装饰板结构来改变目前装饰板安装所面临的困境。

3、因此,需要一种背挂式装饰板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装饰板安装时对装饰板开孔导致装饰板安装效率低与发生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挂式装饰板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挂式装饰板结构,包括装饰板主体,所述装饰板主体后侧设置有安装固定机构;

3、所述安装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前壁中部均设置有活动腔,所述连接杆上下两壁均设置有多组间隔均匀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中部均贯穿并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远离活动腔中部一端均固定有顶板,所述装饰板主体后壁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储放槽,所述储放槽内侧均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后侧上下两部均设置有缓冲斜面,所述推板前壁中部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推杆。

4、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顶杆远离顶板一端均设置在活动腔内侧,所述顶板均与连接槽间隙配合。

5、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推杆均贯穿并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侧,所述滑槽均分别设置在储放槽前壁中部左右两侧。

6、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推板左右两壁中部前侧均设置有插销孔,所述推板均与储放槽间隙配合。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装饰板主体左右两壁上下两端后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直径均与插销孔直径相等,所述通孔与插销孔均处于同一水平线。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插销孔与通孔内侧均贯穿并滑动连接有插销杆,所述缓冲斜面均位于上下两组推杆之间。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挂式装饰板结构,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0、(1)通过将连接杆插入墙壁处事先开好的槽内部,之后向后侧推动推杆,推杆在滑槽内侧后移过程中带动推板向后移动,推板后移过程中在缓冲斜面与顶杆的配合下将顶杆与顶板向外侧顶动,使顶板向外侧移动过程中将顶板与开槽内壁接触并挤压,使装饰板主体与墙体固定,降低了装饰板的安装难度。

11、(2)通过将传统装饰板改为背挂式装饰板,省去在装饰板开孔操作,提高装饰板安装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因装饰板开孔而导致装饰板损坏的可能性,降低了装饰板使用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背挂式装饰板结构,包括装饰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主体(1)后侧设置有安装固定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挂式装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4)远离顶板(12)一端均设置在活动腔(15)内侧,所述顶板(12)均与连接槽(13)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挂式装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5)均贯穿并滑动连接在滑槽(6)内侧,所述滑槽(6)均分别设置在储放槽(4)前壁中部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挂式装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7)左右两壁中部前侧均设置有插销孔(9),所述推板(7)均与储放槽(4)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挂式装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主体(1)左右两壁上下两端后侧均设置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直径均与插销孔(9)直径相等,所述通孔(10)与插销孔(9)均处于同一水平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背挂式装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孔(9)与通孔(10)内侧均贯穿并滑动连接有插销杆(11),所述缓冲斜面(8)均位于上下两组推杆(5)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背挂式装饰板结构,属于装饰板技术领域,针对了传统装饰板安装时对装饰板开孔导致装饰板安装效率低与发生损坏的问题,包括连接杆,连接杆前壁中部均设置有活动腔,连接杆上下两壁均设置有多组间隔均匀的连接槽,连接槽中部均贯穿并滑动连接有顶杆,顶杆远离活动腔中部一端均固定有顶板;本技术通过将连接杆插入墙壁处事先开好的槽内部,之后向后侧推动推杆,推杆在滑槽内侧后移过程中带动推板向后移动,推板后移过程中在缓冲斜面与顶杆的配合下将顶杆与顶板向外侧顶动,使顶板向外侧移动过程中将顶板与开槽内壁接触并挤压,使装饰板主体与墙体固定,降低了装饰板的安装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涛,李广,李忠义,赵志刚,潘军利,张树爱,于肖建,刘升辉,宋兆杰,刘雪艳,梁秀梅,王义巧,董美玉,王宝慧,董梦雪,宋英霞,苏飞,左海妹,刘希荣,姜文秀,刘涛,宫美娟,李凤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市第三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