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充电桩的循环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64151发布日期:2024-05-09 21:08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带充电桩的循环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循环车库,具体涉及一种自带充电桩的循环车库。


背景技术:

1、伴随城市汽车保有量和电车占比的不断攀升,汽车停放和电车充电成为一大难题。为解决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立式车库、地下车库、自带充电桩的车库得到广泛普及。

2、现有技术cn218862223u,公开了一种立式循环车库,包括车架,车架上转动连接有转轴,两个转轴上下平行,两个转轴上分别固定套接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车架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箱与主动链轮上的转轴连接,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上套接有传送链,传送链上固定连接有护板,护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托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车架包括拖杆和托架,托架呈u形,托架连接在拖杆上,拖杆转动连接在护板上,托架的内底壁安装有减速带,拖杆的底部安装有烟雾感应器,托架的内侧安装有喷淋机构。该车库内部缺少电车使用的充电装置,当停入的电车需要充电时,不能为电车提供充电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车库在使用时,车辆随着车库运转,因此车辆会随着车辆的运转而转动,而车库的托车架无法对车辆进行限位,进而导致车辆在托车架上移动,车辆有掉出托车架的风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带充电桩的循环车库,其目的在于解决了该车库内部缺少电车使用的充电装置,当停入的电车需要充电时,不能为电车提供充电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车库在使用时,车辆随着车库运转,因此车辆会随着车辆的运转而转动,而车库的托车架无法对车辆进行限位,进而导致车辆在托车架上移动,车辆有掉出托车架的风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带充电桩的循环车库,包括车架的顶部与底部都固定连接有v型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分别设置在车架的内部,所述车架顶部的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车架顶部的连接杆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主动链轮,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与主动链轮的一端相连,所述车架底部的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处于同一侧,所述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通过传送链传动连接,所述传送链的外侧安装有托车架,所述托车架的底部设置有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平台与地面上设置有充电模块与定位模块,所述载车平台上设置有限位模块,所述车架的边侧设置有控制器。

3、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载车平台上端一边的充电桩、设置在载车平台下端的充电插座与设置在地面上的伸缩式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座与伸缩式充电插头对应,所述充电桩与所述充电插座电连接,相邻所述充电插座之间通过连接电线彼此电连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式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当伸缩式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连接时,充电插座与充电桩会开始通电,同时载车平台上的充电插座是通过连接电线彼此接通,进而电车可以使用设置在载车平台上的充电桩进行充电,实现了车库内在停放电车的同时给电车充电的目的,大大降低了车库的局限性。

5、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式充电插头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插头,所述插头与所述充电插座相互适配,电动气缸以及插头均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电动气缸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充电插座运动到与伸缩式充电插头对应的位置时,控制器控制伸缩式充电插头动作,进而电动气缸向上推送插头,使得插头与充电插座插接并接通,然后充电插座开始通电,当车库运转时,控制器控制电动气缸收缩,插头与充电插座断开连接,进而实现伸缩式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连接或断开,进而实现给所有载车平台上的充电插座通电或断电的作用,既保证了车库的充电功能,也保证了车库的正常运转。

7、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载车平台左右两侧的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电动滑块,所述电动滑块上固定连接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延伸出所述载车平台的两侧,所述安装盒的内部安装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伸出安装盒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同一边所述限位板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红外距离传感器,所述电动滑轨、电动滑块、电机二以及红外距离传感器均与充电插座电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进入托车架并停止后,电机二动作,电机二带动限位板转动90°,使得限位板正对车辆的车轮,限位板上的红外距离传感器监测车轮与限位板的距离,红外距离传感器将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动滑块在电动滑轨上移动,进而让限位板对应抵在车辆的车轮上,有效的防止车辆会因托车架在转动时出现前后移动,确保车库使用时的安全性,消除车库使用时的安全隐患。

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模块包括固定在载车平台下壁面上的红外线发射器与蓄电池以及设置在地面上的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接收器与所述伸缩式充电插头处在同一横向水平直线上,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与充电插座处在同一横向水平直线上,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彼此对应,所述蓄电池与红外线发射器电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车库运转时,通过红外接收器接收红外发射器发射出的红外光,红外接收器将收到的信号传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伸缩式充电插头动作,让伸缩式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对应连接,进而实现伸缩式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自动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一彼此电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一的动作,便于电机一的使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充电模块的设置,伸缩式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当伸缩式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连接时,充电插座与充电桩会开始通电,同时载车平台上的充电插座是通过连接电线彼此接通,进而电车可以使用设置在载车平台上的充电桩进行充电,实现了车库内在停放电车的同时给电车充电的目的,大大降低了车库的局限性。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模块的设置,当车进入托车架并停止后,电机二动作,电机二带动限位板转动90°,使得限位板正对车辆的车轮,限位板上的红外距离传感器监测车轮与限位板的距离,红外距离传感器将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动滑块在电动滑轨上移动,进而让限位板对应抵在车辆的车轮上,有效的防止车辆会因托车架在转动时出现前后移动,确保车库使用时的安全性,消除车库使用时的安全隐患。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模块的设置,在车库运转时,通过红外接收器接收红外发射器发射出的红外光,红外接收器将收到的信号传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伸缩式充电插头动作,让伸缩式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对应连接,进而实现伸缩式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自动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带充电桩的循环车库,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车架(1),所述车架(1)的顶部与底部都固定连接有v型的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分别设置在车架(1)的内部,所述车架(1)顶部的连接杆(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一(6),所述车架(1)顶部的连接杆(2)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主动链轮(3),所述电机一(6)的输出端与主动链轮(3)的一端相连,所述车架(1)底部的连接杆(2)上转动连接有从动链轮(5),所述主动链轮(3)与从动链轮(5)处于同一侧,所述主动链轮(3)与从动链轮(5)通过传送链(4)传动连接,所述传送链(4)的外侧安装有托车架(7),所述托车架(7)的底部设置有载车平台(71),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平台(71)与地面上设置有充电模块(8)与定位模块(10),所述载车平台(71)上设置有限位模块(9),所述车架(1)的边侧设置有控制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充电桩的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10)包括固定在载车平台(71)下壁面上的红外线发射器(101)与蓄电池(103)以及设置在地面上的红外接收器(102),所述红外接收器(102)与所述伸缩式充电插头(81)处在同一横向水平直线上,所述红外线发射器(101)与充电插座(82)处在同一横向水平直线上,所述红外线发射器(101)与红外接收器(102)彼此对应,所述蓄电池(103)与红外线发射器(101)电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102)与控制器(11)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充电桩的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1)与所述电机一(6)彼此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带充电桩的循环车库,属于循环车库技术领域,包括车架,所述连接杆分别设置在车架的内部,所述车架顶部的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托车架的底部设置有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平台与地面上设置有充电模块与定位模块,所述载车平台上设置有限位模块,所述车架的边侧设置有控制器。本技术解决了该车库内部缺少电车使用的充电装置,当停入的电车需要充电时,不能为电车提供充电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车库在使用时,车辆随着车库运转,因此车辆会随着车辆的运转而转动,而车库的托车架无法对车辆进行限位,进而导致车辆在托车架上移动,车辆有掉出托车架的风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隰桂吉,朱海洋,陈花城,解作林,徐学俊,刘国海,马纪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高立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9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