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防护支架,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防护支架。
背景技术:
1、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在建筑施工中需要使用防护支架对施工作业区域进行防护围挡等,对区域内人员提供安全保障,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1964316.7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支架,该引用专利的内容为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支架,包括防护立桩,所述防护立桩的底部设有底座……,可知该引用专利中的内容所描述的就是一种建筑施工防护支架。
2、上述建筑施工防护支架在使用的时候,通过防护立柱和栏杆等组成防护支架,通过多个防护支架连接起来为施工区域进行围挡防护,而防护支架的长度是一定的,需要准备数量众多的防护支架才能连接在一起围挡施工区域,这样会增加防护支架的使用数量,进而增加使用开支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施工防护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防护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上述建筑施工防护支架在使用的时候,防护支架的长度是一定的,需要准备数量众多的防护支架才能连接在一起围挡施工区域,这样会增加防护支架的使用数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防护支架,包括两组防护立柱和两组栏杆,所述栏杆包括左杆和右杆,所述左杆与所述右杆之间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和锁紧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左杆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板的一端穿入所述移动槽的内部。
3、优选的,所述左杆的内部还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的底部穿过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杆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安装环。
4、优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内螺纹圈,所述内螺纹圈嵌入安装在所述左杆的内部。
5、优选的,所述内螺纹圈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移动板的表面,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两组旋把手,所述移动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右杆上。
6、优选的,所述防护立柱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座,所述防护立柱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斜板,所述斜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斜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座。
7、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防护立柱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栏杆位于所述防护立柱上。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的移动机构,便于在使用中可以将伸入移动槽内的移动板拉动出来,增加防护支架的长度,当对施工区域进行围挡时可以减少所使用防护支架的数量,进而能减少使用开支,提升了防护支架的使用效果。
1.一种建筑施工防护支架,包括两组防护立柱(100)和两组栏杆,所述栏杆包括左杆(101)和右杆(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杆(101)与所述右杆(102)之间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和锁紧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板(300),所述移动板(300)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杆(301),所述左杆(101)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303),所述移动板(300)的一端穿入所述移动槽(303)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杆(101)的内部还开设有限位槽(304),所述限位杆(301)的底部穿过所述限位槽(304)的内部,所述限位杆(301)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安装环(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内螺纹圈(311),所述内螺纹圈(311)嵌入安装在所述左杆(10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圈(31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312),所述螺纹杆(31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移动板(300)的表面,所述螺纹杆(31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两组旋把手,所述移动板(300)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右杆(10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立柱(100)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座(103),所述防护立柱(100)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斜板(201),所述斜板(20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板(200),所述斜板(20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座(2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00)与所述防护立柱(100)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位于所述防护立柱(100)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