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临时防护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48255发布日期:2024-05-13 11:47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临时防护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防护门,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临时防护门。


背景技术:

1、建筑工程施工中,电梯通常不能在电梯井结构施工完成后立即安装。此时由于没有电梯门,一旦有人不慎进入电梯井口,将会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因此需要在电梯井口设置临时防护门。

2、现有的临时防护门用在电梯处安装时通常需要采用螺栓将其固定在电梯门洞两侧混凝土墙体上,安装和拆除都较为麻烦,施工效率较低,同时采用螺栓固定需要在混凝土墙体上钻孔,破坏两侧墙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临时防护门采用螺栓将其固定在电梯门洞两侧混凝土墙体上,安装和拆除都较为麻烦,同时螺栓固定需要在混凝土墙体上钻孔,破坏两侧墙体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拆卸临时防护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拆卸临时防护门,包括防护门本体,所述防护门本体的一侧壁开设有u型滑槽,所述u型滑槽的内部且靠近两端均滑动有u型滑板,所述u型滑槽内部且位于u型滑板之间设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两端均贯穿u型滑板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u型滑板的两端均固定有l型板。

3、优选的,所述双向螺杆的一端与u型滑槽一端内壁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杆的另一端贯穿防护门本体并与其轴承转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双向螺杆的一端固定有转把,所述转把的表面均套设有防滑套。

5、优选的,所述防护门本体的一侧壁对称固定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均套设有防滑套。

6、优选的,所述防护门本体的两侧壁中心处且靠近底部分别固定有第一平衡板和第二平衡板,所述第一平衡板的顶部且靠近两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防护门本体一侧壁固定连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8、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把该防护门本体放置到电梯门口,这时并使l型板位于门口内部,这时再通过转动转把带动双向螺杆转动,双向螺杆转动带动u型滑板在u型滑槽内滑动,u型滑板滑动带动l型板卡在电梯门两侧内壁上,可以起到方便安装该防护门本体的效果,同时也方便对该防护门本体进行拆卸,并且这样也不损坏电梯门两侧墙体。

9、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防滑门本体两侧壁中心处且靠近底部分别固定有第一平衡板和第二平衡板,可以起到方便该防护门本体站立的效果,从而可以达到省时省力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拆卸临时防护门,包括防护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本体(1)的一侧壁开设有u型滑槽(2),所述u型滑槽(2)的内部且靠近两端均滑动有u型滑板(3),所述u型滑槽(2)内部且位于u型滑板(3)之间设有双向螺杆(4),所述双向螺杆(4)的两端均贯穿u型滑板(3)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u型滑板(3)的两端均固定有l型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临时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杆(4)的一端与u型滑槽(2)一端内壁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杆(4)的另一端贯穿防护门本体(1)并与其轴承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临时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杆(4)的一端固定有转把(5),所述转把(5)的表面均套设有防滑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临时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本体(1)的一侧壁对称固定有把手(7),所述把手(7)的表面均套设有防滑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临时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本体(1)的两侧壁中心处且靠近底部分别固定有第一平衡板(8)和第二平衡板(10),所述第一平衡板(8)的顶部且靠近两侧固定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与防护门本体(1)一侧壁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拆卸临时防护门,涉及防护门技术领域,包括防护门本体,所述防护门本体的一侧壁开设有U型滑槽,所述U型滑槽的内部且靠近两端均滑动有U型滑板,所述U型滑槽内部且位于U型滑板之间设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两端均贯穿U型滑板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U型滑板的两端均固定有L型板。本技术中通过把该防护门本体放置到电梯门口,这时并使L型板位于门口内部,这时再通过转动转把带动双向螺杆转动,双向螺杆转动带动U型滑板在U型滑槽内滑动,U型滑板滑动带动L型板卡在电梯门两侧内壁上,可以起到方便安装该防护门本体的效果,同时也方便对该防护门本体进行拆卸,并且这样也不损坏电梯门两侧墙体。

技术研发人员:杨森祥,张学童,薛兆龙,任洪健,李梦成,贾彦磊,屈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天元尚家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8
技术公布日:2024/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