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建筑,具体为一种微排建筑系统。
背景技术:
1、微排建筑是一种在建设和使用功能过程中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依靠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从而达到微量碳排放的建筑。
2、目前,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储蓄雨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补给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在储蓄雨水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异物混入,这些异物可能来自于落叶、昆虫、鸟类等,不仅影响雨水的质量,还可能对后续的利用造成困扰,无法满足现有市场上的使用需求,因此,基于以上缺点,现推出一种微排建筑系统来对此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排建筑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排建筑系统,包括房顶,所述房顶的左侧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外壁装配有阀门,所述房顶的内腔设置有滤网,所述房顶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外壁套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端安装有毛刷板,所述房顶的内腔左侧螺钉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右侧输出端安装有螺杆的一端,所述螺杆的另一端旋入贯穿连接座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房顶的内壁上,所述连接座与螺杆之间相互螺纹连接,所述房顶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卷簧,所述卷簧的内侧安装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外壁安装有挡布的一端,且挡布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座的外壁上,所述房顶的右侧顶端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房顶的顶端安装有雨滴传感器。
3、优选的,所述房顶的内腔底端面呈倾斜状设置。
4、优选的,所述毛刷板、滤网和排料口之间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
5、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形状呈“z”字形设置。
6、优选的,所述雨滴传感器与电机之间相互电性连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微排建筑系统,通过房顶、排水管和阀门之间的配合,从而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且排放至其他需要用到的地方,通过滤网可以隔挡外界的异物避免进入到房顶内,通过导杆、连接座、毛刷板、电机、螺杆、卷簧、收卷辊、挡布、排料口和雨滴传感器之间的配合,既可以对滤网的外壁进行清扫,又可以将滤网遮挡起来,该装置可根据外界环境情况,即:当雨滴传感器检测到下雨时,挡布收拢且雨水会经过滤网进入到房顶内收集,当雨滴传感器检测到雨停时,挡布打开且遮挡在滤网的外侧,大大降低了异物掉落在滤网上的风险,另外,其还可自动对滤网上的异物进行清扫,保证雨水储存的质量,便于后续回收利用,使用灵活,实用性强,满足现有市场上的使用需求。
1.一种微排建筑系统,包括房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顶(1)的左侧安装有排水管(2),所述排水管(2)的外壁装配有阀门(3),所述房顶(1)的内腔设置有滤网(4),所述房顶(1)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导杆(5),所述导杆(5)的外壁套设有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的底端安装有毛刷板(7),所述房顶(1)的内腔左侧螺钉连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右侧输出端安装有螺杆(9)的一端,所述螺杆(9)的另一端旋入贯穿连接座(6)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房顶(1)的内壁上,所述连接座(6)与螺杆(9)之间相互螺纹连接,所述房顶(1)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卷簧(10),所述卷簧(10)的内侧安装有收卷辊(11),所述收卷辊(11)的外壁安装有挡布(12)的一端,且挡布(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座(6)的外壁上,所述房顶(1)的右侧顶端开设有排料口(13),所述房顶(1)的顶端安装有雨滴传感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排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顶(1)的内腔底端面呈倾斜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排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板(7)、滤网(4)和排料口(13)之间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排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6)的形状呈“z”字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排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滴传感器(14)与电机(8)之间相互电性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