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围挡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73199发布日期:2024-04-18 20:46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围挡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土建工程,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围挡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同时为了充分利用土体空间,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基坑工程的规模逐渐增大;为了避免人员和设备掉落至深挖基坑内,通常采用在基坑的周围设置围挡,确保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目前,现有的围挡拉设施工普遍采用钢丝捆绑式连接,施工工序繁琐,安装难度大,围挡的整体稳定性较差,严重威胁到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围挡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围挡拉设施工工序繁琐,安装难度大,围挡的整体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围挡,包括若干围挡本体、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加固件、行走轮及轨道;

4、若干所述围挡本体首尾依次相连,相邻两个围挡本体的顶端之间通过所述上连接件相连,相邻两个围挡本体的底端之间通过所述下连接件相连;其中,所述上连接件的一端与上一个围挡本体的顶端可转动相连,所述上连接件的另一端与下一个围挡本体的顶端可转动相连;所述下连接件的一端与上一个围挡本体的底端可转动相连,所述下连接件的另一端与下一个围挡本体的底端可转动相连;

5、所述加固件水平设置在所述围挡本体的顶端侧边,所述加固件用于将相邻的多个围挡本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轨道铺设在地面上并沿预规划的围挡方向进行铺设,每个所述围挡本体的底部中心均安装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的下端配合设置在所述轨道内。

6、进一步的,所述围挡本体包括矩形框及围挡面板;所述围挡面板安装在所述矩形框上,且所述围挡面板的四周与所述矩形框的四边内壁相连。

7、进一步的,所述围挡面板采用钢丝网或钢板。

8、进一步的,所述围挡本体的顶端与所述上连接件之间以及所述围挡本体的底端与所述下连接件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围挡本体的顶端或底端设置有第一螺栓孔,所述上连接件或所述下连接件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所述螺栓的下端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螺栓孔内,所述螺栓的上端穿设在所述第二螺栓孔内;其中,所述螺栓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螺栓孔之间预留有2-4丝的间隙。

9、进一步的,所述围挡本体的顶端侧边设置有水平栓钉,所述加固件的侧边开设有栓钉槽;

10、所述水平栓钉的一端与所述围挡本体的顶端侧边固定相连,所述水平栓钉的另一端朝所述围挡本体的平面外侧水平延伸;所述加固件水平设置在所述围挡本体的顶端侧边,所述水平栓钉的延伸端配合设置在所述加固件的栓钉槽内。

11、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轮采用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上端与所述围挡本体的底部中心之间采用螺栓相连。

12、进一步的,所述轨道包括两个l型板件,两个所述l型板对称设置,并沿预规划的围挡方向通长设置;其中,所述l型板的水平部通过螺栓与地面固定相连,两个所述l型板的竖直部竖向平行并间隔设置;所述行走轮的下端配合设置在两个所述l型板的竖直部之间。

13、进一步的,所述围挡本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反光标识,所述围挡本体的顶端设置有照明灯或警示灯。

1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围挡的使用方法,包括:

15、按照预规划的围挡方向铺设轨道,之后将所有围挡本体底部的行走轮依次放置在所述轨道中;接着,推动最前端的围挡本体沿预规划的围挡方向行进,进而带动后续所有围挡本体依次前进;之后,将所有围挡本体推动到预设位置时,利用若干加固件将相邻的多个围挡本体固定连接在一起,以使所有的围挡本体形成一个整体结构,至此所述建筑施工围挡组装完成。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围挡及其使用方法,相邻两个围挡本体之间采用上连接件及下连接件相连,且上连接件及下连接件与围挡本体之间采用可转动相连,实现围挡本体的可折叠设置,降低了围挡拆除之后堆存面积;通过沿预规划的围挡方向铺设轨道,并在围挡本体的底部中心设置行走轮,确保围挡本体沿轨道进行推拉,便于围挡的快速搭建,降低了施工围挡的搭建难度;其次,利用加固件对多个围挡本体固定连接,提高了施工围挡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避免围挡出现侧面偏移。

18、进一步的,通过在围挡本体的顶端侧边设置水平栓钉,并在加固件的侧边开设栓钉槽,利用水平栓钉和栓钉槽的配合连接,实现围挡的快速加固,安装难度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围挡本体(1)、上连接件(2)、下连接件(3)、加固件(4)、行走轮(5)及轨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本体(1)包括矩形框及围挡面板;所述围挡面板安装在所述矩形框上,且所述围挡面板的四周与所述矩形框的四边内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面板采用钢丝网或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本体(1)的顶端与所述上连接件(2)之间以及所述围挡本体(1)的底端与所述下连接件(3)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围挡本体(1)的顶端或底端设置有第一螺栓孔,所述上连接件(2)或所述下连接件(3)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所述螺栓的下端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螺栓孔内,所述螺栓的上端穿设在所述第二螺栓孔内;其中,所述螺栓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螺栓孔之间预留有2-4丝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本体(1)的顶端侧边设置有水平栓钉(7),所述加固件(4)的侧边开设有栓钉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5)采用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上端与所述围挡本体(1)的底部中心之间采用螺栓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6)包括两个l型板件,两个所述l型板对称设置,并沿预规划的围挡方向通长设置;其中,所述l型板的水平部通过螺栓与地面固定相连,两个所述l型板的竖直部竖向平行并间隔设置;所述行走轮(5)的下端配合设置在两个所述l型板的竖直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本体(1)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反光标识,所述围挡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照明灯或警示灯。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围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围挡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若干围挡本体;若干围挡本体首尾依次相连,相邻两个围挡本体的顶端之间通过上连接件相连,相邻两个围挡本体的底端之间通过下连接件相连;上连接件的一端与上一个围挡本体的顶端可转动相连,另一端与下一个围挡本体的顶端可转动相连;下连接件的一端与上一个围挡本体的底端可转动相连,另一端与下一个围挡本体的底端可转动相连;加固件水平设置在围挡本体的顶端侧边,用于将相邻的多个围挡本体固定连接在一起;轨道沿预规划的围挡方向进行铺设,每个围挡本体的底部中心均安装有行走轮,行走轮的下端配合设置在轨道内;本发明实现围挡快速安装,减少围挡堆存面积,提高了施工围挡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彪,刘立广,王永红,张开放,宋晓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建设集团西安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