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大跨度幕墙超长竖向龙骨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53239发布日期:2024-10-15 12:51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弧形大跨度幕墙超长竖向龙骨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龙骨支座,尤其涉及一种弧形大跨度幕墙超长竖向龙骨支座。


背景技术:

1、当主体钢结构采用弧形大跨度幕墙时,由于涉及空间大跨度,导致所使用的竖向龙骨需要跨越多个镂空的楼层,形成超长龙骨的时候。不同于常规设计,导致竖向龙骨在中部没有水平向钢支撑做支撑,特别是在幕墙外立面还需要设计格栅等装饰层的时候。

2、常规都是采用预埋板然后焊接水平钢支撑对幕墙龙骨进行连接,但是在钢结构主体结构之中,特别是竖向跨越多个楼层的时候,无法每层实现水平链接,且钢结构主体也无法采用预埋板进行施工,难以做好与超长竖向龙骨连接,无法保证支座及龙骨加工误差精度的可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弧形大跨度幕墙超长竖向龙骨支座,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主体钢结构幕墙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承载力不足的破坏的问题。

2、一种弧形大跨度幕墙超长竖向龙骨支座,包括翼板,翼板上垂直设置有支撑钢板a以及支撑钢板b。

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钢板a以及支撑钢板b为矩形板状结构,顶部两端进行圆形倒角处理,顶部中心处还开有连接孔。

4、进一步地,所述翼板为矩形板状结构。

5、进一步地,还包括翼板底部中段设置有中部翼板,底部两侧设置有边部翼板。

6、进一步地,还包括翼板与支撑钢板a以及支撑钢板b间分别设置有支撑板加强筋。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加强筋为直角梯形板状结构。

8、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钢板a以及支撑钢板b通过固定销与竖向龙骨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还包括竖向龙骨矩形管状结构,竖向龙骨顶部设置有封口板,封口板为矩形板状结构。

10、进一步地,还包括封口板上竖向设置有顶部连接钢板,顶部连接钢板中心处还开有顶部安装孔。

11、进一步地,还包括顶部连接钢板两侧与封口板间设置有顶部加强筋。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3、本申请通过此弧形大跨度幕墙超长竖向龙骨支座,有效的解决了在弧形大跨度幕墙中,超长龙骨顶部与主体结构钢箱梁的连接固定技术难题,保证支座及龙骨加工误差精度的可调节,保证竖向龙骨安装的稳定性、牢固性及安全性,避免应为在整个幕墙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承载力不足的破坏。



技术特征:

1.一种弧形大跨度幕墙超长竖向龙骨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翼板(1),翼板(1)上垂直设置有支撑钢板a(4)以及支撑钢板b(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形大跨度幕墙超长竖向龙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板a(4)以及支撑钢板b(5)为矩形板状结构,顶部两端进行圆形倒角处理,顶部中心处还开有连接孔(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形大跨度幕墙超长竖向龙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1)为矩形板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形大跨度幕墙超长竖向龙骨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翼板(1)底部中段设置有中部翼板(2),底部两侧设置有边部翼板(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形大跨度幕墙超长竖向龙骨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翼板(1)与支撑钢板a(4)以及支撑钢板b(5)间分别设置有支撑板加强筋(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弧形大跨度幕墙超长竖向龙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加强筋(6)为直角梯形板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形大跨度幕墙超长竖向龙骨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钢板a(4)以及支撑钢板b(5)通过固定销(13)与竖向龙骨(8)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弧形大跨度幕墙超长竖向龙骨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龙骨(8)矩形管状结构,竖向龙骨(8)顶部设置有封口板(9),封口板(9)为矩形板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弧形大跨度幕墙超长竖向龙骨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口板(9)上竖向设置有顶部连接钢板(11),顶部连接钢板(11)中心处还开有顶部安装孔(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弧形大跨度幕墙超长竖向龙骨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部连接钢板(11)两侧与封口板(9)间设置有顶部加强筋(1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弧形大跨度幕墙超长竖向龙骨支座,一种弧形大跨度幕墙超长竖向龙骨支座,包括翼板,翼板上垂直设置有支撑钢板a以及支撑钢板b,所述支撑钢板a以及支撑钢板b为矩形板状结构,顶部两端进行圆形倒角处理,顶部中心处还开有连接孔,所述翼板为矩形板状结构,还包括翼板底部中段设置有中部翼板,底部两侧设置有边部翼板;本申请通过此弧形大跨度幕墙超长竖向龙骨支座,有效的解决了在弧形大跨度幕墙中,超长龙骨顶部与主体结构钢箱梁的连接固定技术难题,保证支座及龙骨加工误差精度的可调节,保证竖向龙骨安装的稳定性、牢固性及安全性,避免应为在整个幕墙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承载力不足的破坏。

技术研发人员:胡其林,袁涵,于杰,刘涛,李余兵,高长玲,陈晓润,王旭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五冶集团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