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帐篷搭建的,尤其是涉及应急快装帐篷底座。
背景技术:
1、现有的一部分急快装帐篷的底座不便于固定帐篷骨架,帐篷容易发生侧翻。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加强骨架与底座之间的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应急快装帐篷底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急快装帐篷底座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应急快装帐篷底座,包括接地座、若干个撑杆、三个扎带抱箍和两个穿插件,所述撑杆的底端套接于接地座的内部,若干个所述撑杆的外表面插接于穿插件的内部;所述接地座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的外表面套接于外筒的内部。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外筒通过接地螺栓与地面连接后,撑杆可快速插入内筒的通孔三内,进而内筒下落于外筒内,再将扎带抱箍捆绑锁紧撑杆,帐篷底座便可快速安装完毕,方便于应急使用。
5、优选的,所述外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呈圆周阵列的肋板,四个所述肋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圆弧柱,四个所述圆弧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于外筒的外表面。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圆弧柱增强肋板与外筒之间的连接,避免通孔一捆绑其他物品后,肋板与外筒间出现缝隙。
7、优选的,四个所述肋板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通孔一,所述外筒的底部开设有四个呈圆周阵列的通孔二,所述肋板与通孔二交错排列。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地座可通过通孔一连接绳索捆绑物品,可连接重物,增强接地座的稳定性,也可连接其他接地座,快速组装大的帐篷。
9、优选的,所述内筒的高度高于外筒的高度,其中一个所述扎带抱箍的内部套接于内筒的外表面,对应的所述扎带抱箍的底部搭接于外筒的顶部,所述内筒的顶部开设有通孔三,若干个所述撑杆的外表面插接于通孔三的内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筒通过通孔三在外筒的内部对撑杆进行限位。
11、优选的,所述穿插件包括两个卡槽板和空心圆柱,两个所述卡槽板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于空心圆柱的顶端和底端;两个卡槽板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凹槽,若干个所述撑杆均插接于对应的凹槽的内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插件通过卡槽板的凹槽对撑杆进行初步限位。
13、优选的,三个所述扎带抱箍的内表面均卡接于对应的撑杆的外表面,其中两个所述扎带抱箍的内部均套接于对应的空心圆柱的外表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扎带抱箍在接地座的上方锁紧撑杆,通过另一个扎带抱箍在接地座的内部锁紧撑杆,双管齐下,再次对撑杆进行限位,增强撑杆的牢固性,避免撑杆不稳。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16、1.本装置设置有接地座,接地座的内筒套接于外筒的内部,撑杆穿过内筒的通孔三进入外筒的内部,内筒下移至外筒内部的过程,既是约束撑杆的移动,同时也是加强撑杆与接地座之间的连接,有利于解决撑杆在固定时,在接地座内随意移动,不好困扎的问题,加强了帐篷骨架与接地座之间的连接,整体安装简单,方便于在应急状态下,快速组装帐篷;
17、2.本装置设置有穿插件和扎带抱箍,穿插件的卡槽板对撑杆进行限位,空心圆柱有利于节省材料,同时减轻撑杆的负担,通过凹槽对撑杆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在困扎撑杆的过程中,撑杆不间断的发生移动,其中两个扎带抱箍扎紧时可将撑杆锁紧于凹槽内,使得撑杆被扎带抱箍和卡槽板夹紧,有利于避免撑杆在凹槽内发生晃动,另外一个扎带抱箍将撑杆锁紧于外筒和内筒之间,有利于避免撑杆在外筒的内部发生晃动。
1.应急快装帐篷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地座(1)、若干个撑杆(2)、三个扎带抱箍(4)和两个穿插件(3),所述撑杆(2)的底端套接于接地座(1)的内部,若干个所述撑杆(2)的外表面插接于穿插件(3)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快装帐篷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呈圆周阵列的肋板(13),四个所述肋板(1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圆弧柱,四个所述圆弧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于外筒(12)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急快装帐篷底座,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肋板(13)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通孔一(14),所述外筒(12)的底部开设有四个呈圆周阵列的通孔二,所述肋板(13)与通孔二交错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急快装帐篷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1)的高度高于外筒(12)的高度,其中一个所述扎带抱箍(4)的内部套接于内筒(11)的外表面,对应的所述扎带抱箍(4)的底部搭接于外筒(12)的顶部,所述内筒(11)的顶部开设有通孔三,若干个所述撑杆(2)的外表面插接于通孔三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急快装帐篷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插件(3)包括两个卡槽板(31)和空心圆柱(32),两个所述卡槽板(31)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于空心圆柱(32)的顶端和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急快装帐篷底座,其特征在于:两个卡槽板(31)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凹槽(33),若干个所述撑杆(2)均插接于对应的凹槽(33)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急快装帐篷底座,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扎带抱箍(4)的内表面均卡接于对应的撑杆(2)的外表面,其中两个所述扎带抱箍(4)的内部均套接于对应的空心圆柱(32)的外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