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轨枕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双块式轨枕模具。
背景技术:
1、随着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等取代道砟道床的各类新型无砟轨道,旨在提高轨道的稳定性、平顺性,大幅减少维修工作量。无砟轨道在新建高速铁路干线大量铺设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2、现有的无砟式高速铁路多是采用双块式混凝土预制轨枕,双块式混凝土预制轨枕主要通过双块式轨枕模具进行生产。目前的双块式轨枕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主要通过滚筒输送机向各个工位移动,但双块式轨枕模具在输送过程中噪音大,且容易卡滞丢转,给双块式轨枕的生产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块式轨枕模具,以解决现有的双块式轨枕模具通过滚筒输送机向各工位移动过程中出现的噪音大且容易卡滞丢转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双块式轨枕模具,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固定设有若干用于双块式轨枕成型的腔体,外壳体的外侧设有多个行走轮,多个行走轮与外壳体转动连接。
4、进一步的,外壳体上固定设有四个连接板,四个连接板对称设置在外壳体的两侧,每个连接板上均向外凸设有连接轴,行走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行走轮分别转动套设在对应的连接轴的外侧。
5、进一步的,连接轴的一端设有台阶,另一端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装设有限位件,行走轮的一端与台阶相抵接,行走轮的另一端与限位件相抵接。
6、进一步的,行走轮内安装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之间设有轴套,轴承采用双面密封轴承。
7、进一步的,外壳体的两侧还固定设有四个导向件,四个导向件对称设置且位于行走轮之间。
8、进一步的,导向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直板和弯板,直板与外壳体固定连接,直板的底部与弯板的顶部连接,弯板向远离外壳体的一侧弯折延伸,且直板与弯板之间的夹角为一钝角。
9、进一步的,导向件的远离外壳体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筋板,筋板与导向件垂直设置。
10、进一步的,外壳体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用于码垛和翻转脱模的吊杆。
11、进一步的,外壳体的两端开设有多个蒸汽导流孔,多个蒸汽导流孔沿外壳体的宽度方向均布排列。
12、进一步的,行走轮的材质为尼龙或聚氨酯。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的双块式轨枕模具,外壳体上设置的四个行走轮在轨道上行走时噪音小,在牵引装置的带动下能确保轨枕模具在轨道上移动灵活不卡滞;导向件的设置确保上层轨枕模具和下层轨枕模具在进行码垛时,两者之间衔接紧密且排列整齐;外壳体两端设置的多个蒸汽导流孔使养护窑内的高温蒸汽进入堆叠的轨枕模具内,以提高双块式轨枕的养护效率。
1.一种双块式轨枕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内固定设有若干用于双块式轨枕成型的腔体(2),所述外壳体(1)的外侧设有四个行走轮(3),所述外壳体(1)上固定设有四个连接板(11),四个所述连接板(11)对称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的两侧,每个所述连接板(11)上均向外凸设有连接轴(12),四个所述行走轮(3)分别转动套设在对应的所述连接轴(12)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块式轨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2)的一端设有台阶(121),另一端开设有限位槽(122),所述限位槽(122)内装设有限位件(4),所述行走轮(3)的一端与所述台阶(121)相抵接,所述行走轮(3)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件(4)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块式轨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3)内安装有两个轴承(5),两个轴承(5)之间设有轴套(6),所述轴承(5)采用双面密封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块式轨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两侧还固定设有四个导向件(13),四个所述导向件(13)对称设置且位于所述行走轮(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块式轨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13)包括一体成型的直板(131)和弯板(132),所述直板(131)与所述外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直板(131)的底部与所述弯板(132)的顶部连接,所述弯板(132)向远离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弯折延伸,且所述直板(131)与所述弯板(132)之间的夹角为一钝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双块式轨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13)的远离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筋板(14),所述筋板(14)与所述导向件(13)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块式轨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用于码垛和翻转脱模的吊杆(1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块式轨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两端开设有多个蒸汽导流孔(16),多个所述蒸汽导流孔(16)沿所述外壳体(1)的宽度方向均布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块式轨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3)的材质为尼龙或聚氨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