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钢结构用支撑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76063发布日期:2025-01-07 20:15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钢结构用支撑梁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钢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钢结构用支撑梁。


背景技术:

1、建筑钢结构是指利用钢材构成的建筑框架或支撑系统,钢结构能够有效地承载建筑物的重量,包括楼层、屋顶和其他负荷,钢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在地震中提供更高的安全性,相比传统建筑材料,钢结构可以更轻便地进行构造,从而实现更大的内部空间,由于钢材本身的特性,建筑钢结构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并且不容易受到腐蚀或损坏,钢结构可以被回收再利用,因此在环保方面具有优势,建筑钢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它在现代建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建筑物更安全、更灵活、更持久并且更环保,建筑钢结构中的支撑梁是用来支撑和加固建筑物的重要结构元素,这些横跨建筑物的梁通常位于建筑的上部或中部,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确保建筑物在承受荷载,如风压、地震等自然力时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支撑梁通常由钢材制成,因其优良的抗拉性能和强度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

2、经检索现有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5631061u,一种建筑用钢结构支撑梁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两个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外螺纹,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柱外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另一个所述连接柱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支撑柱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外表面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支撑柱与支撑板、支撑柱与腹板之间螺纹连接,从而可根据待支撑建筑物的表面的不同选择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支撑板,使贴合更为紧密,同时,腹板的选择,在起到增大支撑力和增大支撑面积的同时,还限制了支撑板的转动,保证了支撑的稳定性,并且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支撑力度强。

3、上述专利实现根据待支撑建筑物的表面的不同选择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支撑板,使贴合更为紧密,同时,腹板的选择,在起到增大支撑力和增大支撑面积的同时,还限制了支撑板的转动,保证了支撑的稳定性,并且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支撑力度强,不同位置的建筑用钢结构的高度是不一致的,上述专利中的支撑柱的高度是固定的,在使用时,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导致使用的范围有限,且支撑柱和腹板与支撑板的接触面积有限,支撑板底部的悬空位置较多,当支撑板顶部受力不均匀时,支撑板容易发生变形,影响支撑板的结构强度。

4、因此,发明一种建筑钢结构用支撑梁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钢结构用支撑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支撑结构不方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高度,支撑结构与建筑钢结构接触位置的悬空较多,容易影响结构强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钢结构用支撑梁,包括底板、支柱一、支柱二、承载板和述螺杆,所述支柱一底部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底板顶部中间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支柱一两侧分别焊接有连接架,所述底板顶部两侧分别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支柱一顶部焊接有螺柱,所述支柱二底部开设有螺槽,所述支柱二顶部安装有顶板,所述支柱二两侧分别焊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开设有螺孔,两个所述螺杆分别与两个螺孔啮合连接,所述承载板底部两侧分别安装有轴承,两个所述螺杆顶部分别与两个轴承内环固定连接。

3、优选的,所述固定块插入固定槽内部。

4、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架插入两个连接槽内部。

5、优选的,所述螺柱与螺槽啮合连接,支柱二两侧分别焊接有握杆,两个握杆与支柱二两侧相垂直。

6、优选的,两个所述螺杆底部分别安装有手轮,两个手轮与支柱二两侧之间留有距离。

7、优选的,所述底板呈矩形阵列开设有固定孔一,固定孔一贯穿底板上下两端。

8、优选的,所述顶板呈矩形阵列开设有固定孔二,固定孔二贯穿顶板上下两端。

9、优选的,所述底板与顶板相平行。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柱一和支柱二,将支柱一底部的固定块插入底板顶部的固定槽内部,支柱一两侧的连接架插入底板顶部的两个连接槽内部,使用螺栓等工具,通过底板的固定孔一,将底板固定在地面,使用两个握杆转动支柱二,支柱二通过螺槽在支柱一顶部的螺杆上转动移动,支柱二带动顶板上升,将顶板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后,使用螺栓等工具,通过顶板的固定孔二将顶板与钢结构固定连接,支柱一和支柱二给钢结构提供支撑力,达到了可以适当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支柱二的高度,方便对钢结构进行支撑固定的效果。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承载板和螺杆,顶板与钢结构固定在一起后,使用两个手轮转动两个螺杆,两个螺杆在两个连接板的螺孔内转动移动,两个螺杆带动承载板上升,使承载板顶部与顶板底部接触,承载板给顶板提供支撑力,达到了减少顶板底部的悬空,提高结构强度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钢结构用支撑梁,包括底板(2)、支柱一(4)、支柱二(5)、承载板(6)和述螺杆(1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一(4)底部焊接有固定块(15),所述底板(2)顶部中间开设有固定槽(16),所述支柱一(4)两侧分别焊接有连接架(3),所述底板(2)顶部两侧分别开设有连接槽(13),所述支柱一(4)顶部焊接有螺柱(14),所述支柱二(5)底部开设有螺槽(19),所述支柱二(5)顶部安装有顶板(7),所述支柱二(5)两侧分别焊接有连接板(9),两个所述连接板(9)分别开设有螺孔(10),两个所述螺杆(17)分别与两个螺孔(10)啮合连接,所述承载板(6)底部两侧分别安装有轴承(18),两个所述螺杆(17)顶部分别与两个轴承(18)内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用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5)插入固定槽(16)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用支撑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架(3)插入两个连接槽(13)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用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14)与螺槽(19)啮合连接,支柱二(5)两侧分别焊接有握杆(11),两个握杆(11)与支柱二(5)两侧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用支撑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杆(17)底部分别安装有手轮(12),两个手轮(12)与支柱二(5)两侧之间留有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用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呈矩形阵列开设有固定孔一(1),固定孔一(1)贯穿底板(2)上下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用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7)呈矩形阵列开设有固定孔二(8),固定孔二(8)贯穿顶板(7)上下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用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与顶板(7)相平行。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钢结构用支撑梁,涉及到建筑钢结构领域,包括底板、支柱一、支柱二、承载板和述螺杆,所述支柱一底部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底板顶部中间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支柱一两侧分别焊接有连接架,所述底板顶部两侧分别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支柱一顶部焊接有螺柱,所述支柱二底部开设有螺槽,所述支柱二顶部安装有顶板,所述支柱二两侧分别焊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开设有螺孔,两个所述螺杆分别与两个螺孔啮合连接,所述承载板底部两侧分别安装有轴承,两个所述螺杆顶部分别与两个轴承内环固定连接。本技术可以适当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支柱二的高度,方便对钢结构进行支撑固定,减少顶板底部的悬空,提高结构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亚元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14
技术公布日:202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