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涉及装配式建筑工程相关,具体是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层板。
背景技术:
1、在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背景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优势逐渐体现,因此相应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推广和应用逐步提高,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楼板选用钢筋桁架楼层板的建筑逐渐增多。
2、现有的装配式钢筋桁架楼层板中钢筋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通常在出厂之前钢筋桁架已经组装在一起,因此,钢筋桁架在运输的过程中占用的空间比较大,而且桁架的高度统一,导致针对不同的楼层高度所需的桁架需要重新组装,造成施工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层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层板,包括底模板及拆卸安装在所述底模板上的多组垫板,所述垫板上安装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支撑组件;
4、还包括连杆结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垫板上,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连接,与所述支撑组件构成类平行四边形结构;
5、支撑梁,连接多个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支撑梁在安装时位置能够微调,改变支撑高度,所述支撑组件能够始终保持平衡支撑状态。
6、如上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桁架楼层板:所述底模板上形成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垫板朝向所述底模板的一侧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适配的通孔。
7、如上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桁架楼层板:所述垫板上对称设置有内嵌槽,所述内嵌槽内滑动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内嵌槽内形成有至少一组限位滑槽,所述连接座上形成有与所述限位滑槽滑动配合的限位滑块。
8、如上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桁架楼层板: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上形成有插接槽,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垫板转动连接,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插接槽内,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环形件和第二环形件。
9、如上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桁架楼层板:所述支撑梁包括主钢筋,所述主钢筋沿所述第一环形件和所述第二环形件的轴向设置,且所述一环形件和所述第二环形件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主钢筋上;
10、还包括第一辅钢筋和第二辅钢筋,所述第一辅钢筋和第二辅钢筋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上。
11、如上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桁架楼层板:用于插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上形成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插接筒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适配的调节螺钉。
12、如上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桁架楼层板:所述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垫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垫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钢筋桁架在安装时根据楼层厚度能够对支撑梁的高度进行微调,驱动支撑梁的位置改变时,支撑组件和连杆结构的角度发生变化但始终保持平行四边形状态,不仅实现钢筋桁架运输过程中的节省空间,而且能够对支撑高度做出微调,在调整的过程中,钢筋桁架始终保持平衡状态。
1.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层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板(1)及拆卸安装在所述底模板(1)上的多组垫板(15),所述垫板(15)上安装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1)上形成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第二螺纹孔(17),所述垫板(15)朝向所述底模板(1)的一侧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17)适配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5)上对称设置有内嵌槽,所述内嵌槽内滑动设置有连接座(11),所述内嵌槽内形成有至少一组限位滑槽(16),所述连接座(11)上形成有与所述限位滑槽(16)滑动配合的限位滑块(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7)和第二支撑杆(8),所述第一支撑杆(7)的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杆(8)的一端上形成有插接槽,所述第二支撑杆(8)的一端与所述垫板(15)转动连接,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插接槽内,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7)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杆(8)的一端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环形件(5)和第二环形件(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包括主钢筋(2),所述主钢筋(2)沿所述第一环形件(5)和所述第二环形件(6)的轴向设置,且所述第一环形件(5)和所述第二环形件(6)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主钢筋(2)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层板,其特征在于,用于插入所述第一支撑杆(7)的所述第二支撑杆(8)一端上形成有多个第一螺纹孔(9),所述第一支撑杆(7)的插接筒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9)适配的调节螺钉(1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13),所述第一连杆(12)和所述第二连杆(13)分别与所述垫板(1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2)和所述第二连杆(13)远离所述垫板(15)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7)转动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