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墙体加固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52062发布日期:2024-11-29 15:40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木工程墙体加固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土木工程墙体加固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1、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

2、在对房屋进行维修建造时,为了防止墙体倾斜造成倒塌,工人一般通过支撑板和支撑杆,将支撑板贴合墙面,人工将支撑杆支撑在支撑板和地面之间,如果支撑杆和地面滑动,人工不及时抵住,容易造成支撑板倒下,对人员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墙体加固支撑结构,具有通过机械代替人工对墙体进行支撑,防止人工支撑时发生危险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土木工程墙体加固支撑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铰接有墙体支撑板,所述墙体支撑板的一侧铰接有两个支杆,两个所述支杆的下端均铰接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上均设置有移动机构,每组所述移动机构均包括移动槽、第一电机和丝杆,所述移动槽开设于底座的上端,所述丝杆转动连接于移动槽的一侧壁,且丝杆活动贯穿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一侧,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的一侧固定,所述移动块通过丝杆螺母螺纹连接于丝杆的周向侧。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机构、底座、支杆和墙体支撑板,可以通过机械调节墙体支撑板的角度后对墙体进行支撑。

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移动槽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杆,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于两个限位杆的周向侧。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块和限位杆滑动配合,可以提高移动块的移动稳定性。

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的下端开设有两个收纳槽,两个所述收纳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万向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万向轮可以方便底座移动,移动板可以带动万向轮收缩至收纳槽内。

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收纳槽内均设置有收缩机构,且两组收缩机构分别与两个移动板连接,每组所述收缩机构均包括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均固定连接于收纳槽的内顶壁,两个所述弹簧均固定连接于移动板的上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缩机构由于自身弹性回复在底座内抬起时,弹簧的弹性会推动移动板和万向轮离开收纳槽内,如果底座直接放到地面上,万向轮就可以直接收缩至收纳槽内。

11、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组所述弹簧均还包括两个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分别设置于两个弹簧内,两个所述伸缩杆均固定连接于收纳槽和移动板之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杆可以防止弹簧受到压缩或者自身弹性回复时产生弯曲形变。

13、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移动板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移动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两个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分别活动贯穿两个移动板的下端并与限位块固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转动,限位块可以横向拦在收纳槽的槽口,可以防止万向轮和移动板全部收缩至收纳槽内。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6、1.设置有移动块、移动机构、底座、支杆和墙体支撑板,将底座移动到需要支撑的墙体旁,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丝杆转动,移动块在丝杆的表面移动,移动块带动支杆移动,支杆推动墙体支撑板抬起,通过机械代替人工调节墙体支撑板的角度后对墙体进行支撑。

17、2.设置有收纳槽、移动板、限位块、收缩机构和第二电机,将底座的一侧抬起,弹簧由于自身弹性回复推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带动万向轮移动,使得万向轮离开收纳槽内,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限位块转动,限位块转动到横向拦在限位块的槽口处时,移动板就不能收缩至收纳槽内了,此时可以将万向轮和移动板的位置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土木工程墙体加固支撑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铰接有墙体支撑板(3),所述墙体支撑板(3)的一侧铰接有两个支杆(2),两个所述支杆(2)的下端均铰接有移动块(4),两个所述移动块(4)上均设置有移动机构(5),每组所述移动机构(5)均包括移动槽(501)、第一电机(502)和丝杆(503),所述移动槽(501)开设于底座(1)的上端,所述丝杆(503)转动连接于移动槽(501)的一侧壁,且丝杆(503)活动贯穿底座(1)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502)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一侧,且第一电机(502)的输出端与丝杆(503)的一侧固定,所述移动块(4)通过丝杆螺母螺纹连接于丝杆(503)的周向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墙体加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501)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杆(504),所述移动块(4)滑动连接于两个限位杆(504)的周向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墙体加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开设有两个收纳槽(7),两个所述收纳槽(7)内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板(8),两个所述移动板(8)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万向轮(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墙体加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收纳槽(7)内均设置有收缩机构(10),且两组收缩机构(10)分别与两个移动板(8)连接,每组所述收缩机构(10)均包括两个弹簧(1001),两个所述弹簧(1001)均固定连接于收纳槽(7)的内顶壁,两个所述弹簧(1001)均固定连接于移动板(8)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墙体加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弹簧(1001)均还包括两个伸缩杆(1002),两个所述伸缩杆(1002)分别设置于两个弹簧(1001)内,两个所述伸缩杆(1002)均固定连接于收纳槽(7)和移动板(8)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墙体加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板(8)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限位块(9),两个所述移动板(8)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1),两个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分别活动贯穿两个移动板(8)的下端并与限位块(9)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土木工程墙体加固支撑结构,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的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铰接有墙体支撑板,墙体支撑板的一侧铰接有两个支杆,两个支杆的下端均铰接有移动块,两个移动块上均设置有移动机构,每组移动机构均包括移动槽、第一电机和丝杆,移动槽开设于底座的上端,丝杆转动连接于移动槽的一侧壁,且丝杆活动贯穿底座的一侧,第一电机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一侧,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的一侧固定,移动块通过丝杆螺母螺纹连接于丝杆的周向侧,通过机械代替人工调节墙体支撑板的角度后对墙体进行支撑。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融通地产(山东)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