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窗临边防护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03085发布日期:2025-04-11 17:53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窗临边防护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是一种外窗临边防护体系。


背景技术:

1、在建筑施工的实地施工阶段,施工场地为保证安全,会设置很多的防护设施,尤其是建筑体较高处预留的窗口,通风口等,必须做好临边防护才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2、现有技术中,建筑外墙在完成外部的脚手架拆除前,都会对窗口等位置进行临边防护,防止人员后期安装出现安全事故,一般会根据窗框的形状来采用相应的防护杆,防护栏来进行防护,但是防护杆防护栏之类的防护工具体积较大,携带与安装上比较高的楼层都较为麻烦,且后续拆卸的操作也较为繁琐,故提出一种外窗临边防护体系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外窗临边防护体系,简化了安装的过程,同时装置本身相较于防护杆防护栏也更加轻便灵活,提升临边防护的施工效率,并同时简化了拆卸的步骤,材料也能够重复性的使用,整体上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2、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外窗临边防护体系,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侧内墙边的底柱和设置在窗口内的窗框,所述底柱通过膨胀螺栓与墙面固定,所述底柱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调整柱,两个所述调整柱的顶端均设置有防护绳,两侧所述底柱之间设置有理线盒,所述理线盒内设置有收线组件,所述收线组件分别与两侧的防护绳相连接。

3、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柱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调整柱的一侧贯穿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插杆,所述调整柱与底柱通过螺纹插杆相固定。

4、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柱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固定扣,所述防护绳通过绳结套设方式套设在固定扣上。

5、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收线组件包括与理线盒的内壁转动连接的两个绕线柱,所述理线盒的后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互相啮合的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分别与两个绕线柱同轴固定,两个所述防护绳通过绳结缠绕的方式分别缠绕在两个绕线柱上。

6、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收线组件还包括与理线盒的前侧固定连接的止位板,所述止位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钮,所述转动钮的一端贯穿至理线盒内并与其中一个绕线柱同轴固定杆。

7、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止位板的前侧贯穿开设有若干止位孔,所述转动钮的前侧贯穿开设有若干阻停孔,所述止位孔与阻停孔共同插接有防转插销。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9、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底柱与理线盒以及防护绳,使用时将防护绳打结成绳结,套在固定扣上,并将固定扣与调整柱螺接,利用固定扣压紧,最后再转动转动钮,转动钮能够带着绕线柱以及两个齿轮转动,达到使两个绕线柱相向转动的效果,对两边的防护绳进行收拢,保证其绷直,有足够的拉力,然后将防转插销同时插入到止位孔和阻停孔中,即可完成整个体系的安装使用,简化了安装的过程,同时装置本身相较于防护杆防护栏也更加轻便灵活,提升临边防护的施工效率,并同时简化了拆卸的步骤,材料也能够重复性的使用,整体上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10、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底柱与调整柱,使用时将调整柱抬升或是下降,到合适高度时,使定位孔和固定孔重合并螺入螺纹插杆,即可完成固定,能够根据预制窗框的防护需求,对防护绳搭设的高度进行调整,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11、解决了现有的外窗临边防护设施存在的安装与拆卸时操作较为繁琐,资源重复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外窗临边防护体系,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侧内墙边的底柱(1)和设置在窗口内的窗框(2),所述底柱(1)通过膨胀螺栓(3)与墙面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柱(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调整柱(4),两个所述调整柱(4)的顶端均设置有防护绳(5),两侧所述底柱(1)之间设置有理线盒(6),所述理线盒(6)内设置有收线组件(7),所述收线组件(7)分别与两侧的防护绳(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窗临边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柱(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调整柱(4)的一侧贯穿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插杆(8),所述调整柱(4)与底柱(1)通过螺纹插杆(8)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窗临边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柱(4)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固定扣(9),所述防护绳(5)通过绳结套设方式套设在固定扣(9)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窗临边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组件(7)包括与理线盒(6)的内壁转动连接的两个绕线柱(701),所述理线盒(6)的后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互相啮合的齿轮(702),两个所述齿轮(702)分别与两个绕线柱(701)同轴固定,两个所述防护绳(5)通过绳结缠绕的方式分别缠绕在两个绕线柱(70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窗临边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组件(7)还包括与理线盒(6)的前侧固定连接的止位板(703),所述止位板(70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钮(704),所述转动钮(704)的一端贯穿至理线盒(6)内并与其中一个绕线柱(701)同轴固定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窗临边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止位板(703)的前侧贯穿开设有若干止位孔,所述转动钮(704)的前侧贯穿开设有若干阻停孔,所述止位孔与阻停孔共同插接有防转插销(70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临边防护结构,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外窗临边防护体系,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侧内墙边的底柱和设置在窗口内的窗框,所述底柱通过膨胀螺栓与墙面固定,所述底柱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调整柱,两个所述调整柱的顶端均设置有防护绳,两侧所述底柱之间设置有理线盒,所述理线盒内设置有收线组件,所述收线组件分别与两侧的防护绳相连接;本技术简化了安装的过程,同时装置本身相较于防护杆防护栏也更加轻便灵活,提升临边防护的施工效率,并同时简化了拆卸的步骤,材料也能够重复性的使用,整体上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外窗临边防护设施存在的安装与拆卸时操作较为繁琐,资源重复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姜立法,唐磊,彭伟,熊晓盈,钟波,毛春浩,赵尚君,秦田聪,庄星宇,颜通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18
技术公布日:2025/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